Wa!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

   日期:2016-02-26     浏览:279    
核心提示: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 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 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画龙纹、凤纹,也有模射猎、宴客等场面的。最了不起的是秦代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史记•蒙 恬传》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至阳山,透蛇而北。”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举世罕见。这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动用了数以十万计的劳动力,用大量的土石、砂砾、红柳、芦苇和砖等材料,将秦、赵、燕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西起临洮(即甘肃的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连成一个整体,号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从公元1368〜1620年,长城共被重修了 18次,最后形成了从中国西部的嘉峪关到东部山海关,总长6700公里,总共用了一亿多立方米的材料,而用砖石约为1/3左右。它的体积是埃及古胡夫金字塔的110倍[49])。在秦皇岛的碣石行宫秦时建筑基址上发现了通长68厘米、当面直径52厘米的高浮雕夔纹大瓦当、变形夔纹大瓦当,形式与秦始皇陵出土的十分近似。如此大的瓦及瓦当,可以想象当时建筑的宏伟。其他建筑材砖瓦亦与秦咸阳故城出土的相类似,推定此遗址始建于秦始皇时期,西汉时仍沿用,大约到东汉时废弃。石碑村西边有黑山头遗址,东边有止锚湾遗址,都出有形制相同的大型空心砖和较大的云纹瓦当。位于秦皇岛市金山嘴的另一处秦行宫遗址,也发现叠落的筒瓦、板瓦、与石碑村遗址形式相同的高浮雕夔纹大瓦当[51]。

 

图53:战国时期燕的大型筒瓦(1.瓦身长94厘米,当面直径26厘米;2.瓦身长88厘米,当面直径26厘朱;照片来自《燕下都瓦当研究》(刘得彪、吳磬军著,2004早6月)一书)

(Large semicylindrical tiles with decorated veins are 475B.C.-221 B.C. I. The size is length 940mm and diameter 260mm; 

2. Tlie size is length 880mm and diameter 260mm.)

在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烧结砖瓦材料,其中有板瓦、筒瓦、空心砖、铺地砖、条形砖和瓦当等。

板瓦中除弧形外还有在甘肃灵台县桥村齐家文化遗址见到过的槽形板瓦。槽形板瓦瓦面平直,两端面呈“凹”字形且平直,表面饰有绳纹和三角几何纹。在秦都咸阳的望夷宫遗址也采集到一种一端大、一端小、高5.5〜5.8厘米不等的两块槽形板瓦残片,其形制与凤翔雍城马家庄遗址出土的完全相同。雍城遗址出土的槽瓦、筒瓦和板瓦见图54。图中:

A:槽形板瓦:春秋时期,长42.5〜48.5厘米,大端宽26.3〜29.3厘米,小端宽22~23.1厘米,厚2.5厘米,槽帮高4.3 — 4.8厘米;

B:带当筒瓦:春秋时期,长18〜52.5厘米,筒径 15.5~17.5厘米,厚1.2〜20厘米;

C:板瓦:长29.5〜42厘米,宽18.5〜31.5厘米,厚 1.3~ 3厘米;A〜C的样品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照片摄自 陕西历史博物馆;

D:槽形板瓦及筒瓦:为春秋时期物品,长42.5〜48.5 厘米,后端宽26.3〜29.3厘米,前端宽22〜23.1厘米,槽高 4.3 ~ 4.8厘米,槽形底部饰绳纹,图中样品为1977年于陕西 凤翔县马家庄出土;筒瓦为春秋时期物品,长约45厘米,筒径约17厘米,厚约1.5厘米,图中为1975年11月陕西凤翔 县豆腐村出土之筒瓦;

E:秦雍城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绳纹板瓦:长约42 厘米,大头宽约30厘米;D、E的样品藏凤翔县博物馆,照片摄于陕西凤翔县博物馆。

春秋战国时期,条形砖主要用来贴墙或铺地,似乎还没有用它来砌墙。用于铺地的砖有小型薄砖,呈方形或长方形,也就是所谓的条形砖,只是已从西周早期的手制发展成了模压成型,并在砖的表面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花纹式样与瓦当纹饰一样因地而异,如秦都咸阳有素面、平行线纹、方格纹、太阳纹、米字纹;燕下都则是山字纹;楚都纪南城则是米字纹、蟠蠣纹;登封阳城则是素面磨光。各地似乎均不见了绳纹砖,这也许是因为从西周的手制改为模制的缘故。从制作的规整程度和纹饰的多样性看,这类砖自然是铺设地面用的。

图54:秦雍城遭址出土的槽形板瓦、筒瓦和板瓦 (Groove segmental tile, semicylindrical tile and segmental tile, 677 B.C.-. 221 B.C; 

they were unearthed from Yongcheng site of Qin dynasty. Photos took from Fengxiang county museum and Shaanxi historical museum)

战国晚期,我国出现了一种空心砖椁墓。1988年,在陕西临潼东陵发现了两座战国晚期砖室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砖室墓。两座墓一个由475块砖平砌构筑,另一个由155块砖立砌而成。砖的规格约长42厘米,宽 15厘米,厚9厘米,重18千克。

在秦早期都城雍、栎阳、咸阳及燕下都等战国遗址曾出土了一些铺地砖、大型空心砖等。秦时的空心砖主要用于作台阶、踏步,或砌于壁面,也有刻画的几何图案、龙凤饰纹等作为装饰[47]。空心砖中最长的可达1.5米,这么长的砖只有做成空心才能烧透,同时使重量减轻,便于搬动。

据有关考古专家们推测认定,该类大型空心砖的成型方法 一般为模压成型,并模印纹饰。从出土文物看,当时的制坯方法主要有分片粘合法和槽形模子制坯的一次成型法。分片粘合法是将还泥拍打成片,铺在与砖还同大的刻有纹饰的模板上拍打而成。以四块泥片合成一个方筒,再用小块泥片堵住一端,接缝处用软泥抹合,阴干后再对表面纹饰修整。秦咸阳一号宫殿几何纹空心砖便是用此法成型。这种制作方式也见于西周早期的空心砖(如图40所示空心 砖)。槽形模子制坯的一次成型制坯法,砖外壁较厚,是用坯泥堆摔垒叠而成。砖角无接缝,砖面的纹饰是坯成之后再刻画上去的。所制砖坯其壁壳较厚,约5〜6厘米,内表 面有坯泥堆摔时形成的凹凸、粗糙和滴淌痕迹,两壁交接混为一体,无粘合接缝痕迹。外表饰纹在成还后刻圆而成,龙纹上的鱗甲、璧纹和乳钉(小圆圈)等小块重叠图形则用小戳反复压印而成。秦咸阳宫殿龙凤纹空心砖即用此法制成。从秦雍城遗址(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出土的空心砖看,在砖面上人为地做出装饰纹的时间至少应在春秋晚期或是战国早期。《史记•秦本纪》:“德公初居雍城大鄯宫,卜居雍。……献公城栎阳,徙都之。”雍城自德公元年 (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徙都栎阳,在这 294年间先后修建了不少宫殿建筑。特别是穆公时更是大兴土木,宫殿台观鱗次栉(音zhi)比,后虽迁都栎阳、咸阳,但许多重大活动仍在这里。许多宫殿建筑直到西汉还 在继续使用。这里遗留下来的春秋战国秦统一后的遗迹、遗物极为丰富。经过多年的勘察和发掘工作,目前基本上摸清了雍城遗址的范围和城市布局。该遗址东起纸坊乡瓦窑头,西至南指挥乡高家河,北到纸坊乡铁沟,南到南指挥乡东社以及千河东岸长青乡孙家南头、瓦王寺一带。已探明雍城城墙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其间马家庄为 宗庙建筑遗址。在此范围内断墙残壁、碎砖残瓦俯拾即是。多年来,发掘出土和采集到的陶制建筑材料极为丰富,有板瓦、筒瓦、空心砖、铺地砖、条形砖和瓦当等。空心砖残 长40厘米,宽33厘米,高6厘米,壁厚2.5厘米,铁灰色, 砖面饰回纹和菱形纹,背部为粗绳绞。铺地砖砖面纹饰同空心砖,背面光滑无纹,残长29厘米,宽33厘米,厚3厘米。 条形砖色灰红,通身饰细绳纹,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楔形。楔形砖残长18厘米,大头宽8厘米,小头宽7厘米,高 7厘米。贴面砖青灰色,平面近半圆形,砖面饰突起的饕餮 纹,砖背为粗绳纹,长22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砖表面人为的地加上了回纹、菱形纹及饕餮纹,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的画像砖。

从以前的考古资料看,也发现了战国时期与西周时赵 家台一号烧砖窑结构相似的烧砖窑,这无疑与战国时期条形砖、空心砖较为普遍的使用有关。实际上也说明烧砖窑炉的发展与砖的发明和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秦都咸阳发现烧制砖瓦古窑址14座,其中圆形弧顶窑 12座。构造由窑门、火膛、窑床和烟道等组成。窑床平坦, 窑壁外鼓,弧形窑顶,烟道在后壁。窑门宽1.3米,窑下 为火膛,宽0.76〜0.79米,高0.48米。火膛口大底小,长 1.66米,宽0.53米,火膛低于火门及窑室平面。窑室平 面近似椭圆形,剖面呈馒头形,横向最大径12.67米,纵向2.59米,两边窑壁高1.4米。壁体中部略外鼓,窑室中高1.87米,窑内容积约8.1立方米。

长方形或方形拱顶窑有2座,与圆形窑不同的是,在窑后有三个烟道口,两边的烟道通向中间烟道排烟。这些窑以木柴和草类为燃料。

秦始皇陵周围的一些古窑址均为地下式,由窑门、火膛、窑室和烟囱组成。火膛和窑室平面似马蹄状,窑室有三角形和方形,烟囱均在窑室后面,窑顶和烟囱在地表以上部分用砖砌成。

秦窑室的容量比以前的陶窑普遍增大,窑床升高,火膛降低,火焰由立焰变橫焰,有利于焙烧温度的均匀。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