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破解兵马俑制作工艺

   日期:2016-03-01     浏览:396    
核心提示:兵马俑分立俑、跪俑、跽坐俑三种姿态。立俑通高为 1.75米以上,跪俑通高1.2米以上,跽坐俑为0.7米以上, 腹空腰实。马俑通高1.72米,身长2.03米,采用空腔制作。

兵马俑分立俑、跪俑、跽坐俑三种姿态。立俑通高为 1.75米以上,跪俑通高1.2米以上,跽坐俑为0.7米以上, 腹空腰实。马俑通高1.72米,身长2.03米,采用空腔制作。 秦制对鞍马的选择有严格规定(即马的高度要达到五尺八寸以上,折合现公制为1.33米),而且还要配有真实缰绳、铜兵络头,马背上雕有鞍鞯,鞍后有鞑,下有肚带,制作形象逼真的大型兵马烧陶俑,难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空腹塑造同实心堆塑相结合,对于泥料配制、泥料制备、泥料陈化、泥料塑性、泥料保湿、塑造成型、自然干燥、组合焙烧等工序,难度是非常大的。根据我们的推测,以兵俑为例,可能要经过如下工序方可完成。即

1.泥料选择。兵马俑应归属于细陶类的制品,由于它的体形较大,同一体上有实心堆塑、盘泥空腹等复杂构造,对原料在成塑、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以及低温(95(TC)烧 |成(采用低温是使其不变形)的适应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笔者从“秦兵马俑陶质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看,对其原 i料的黏土矿物成分初步判断,估计有高岭土、蒙脱石、伊 |利石、长石、石英、赤铁矿等矿物成分,其化学成分中含量2%的Ti〇2能使Al2〇3烧成温度降低,与其他物质同在低温下烧结,是难得的。当然原料的天然颗粒级配利于形成 |胶体,使可塑性得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其原料是出于 i骊山,就地取材,原生黏土是否配有异地黏土原料,应该还是一个谜。好在在铜车马断腿腹中发现的马体空腔内的泥质陶范、陶片和范芯内掺有的植物纤维及谷壳,还有白云母碎片,与骊山北麓土质相似(引自《秦始皇陵•兵马 俑•铜车马》一书第60页),提供了兵马俑主要原料为就地取材的可能性。

2.原料制备。兵马俑属于细陶范畴,从而对原料的要求比砖瓦还要高,最起码,泥料的胶体塑性、干燥敏感性能、烧结性能要优于制瓦原料。从铜马空腹内取出的陶 范残片内有植物纤维和谷壳的情况看,可以断定其铜车马的内外范模和兵马俑部件范模都由兵马俑工场烧造,其泥 料与兵马俑相同。泥料中掺入植物纤维,既可以提高塑性又可降低干燥敏感性;添加谷壳可改善焙烧中的透气性, 避免烧结爆裂。

3.塑造工艺。通采用范塑结合、分件制造工艺,即①先做长方形或方形脚踏底座板,继而堆塑双足和腿到腰部,大致成形符合解剖比例。②胸、腹、肩、颈用盘泥空 腔雕塑到体型、姿态设计尺寸。③胳膊和手按姿态设计分别用范模成型。④头部用范模成型,模出大样。⑤耳用范模统一模印。完成第一道工序。待部件充分干燥收缩结束后,分别刷涂泥浆填补干燥裂纹,最后将土上身空腔与下身实体及胳膊、手用泥浆粘合一体,完成大样整塑工序。第三道工序则是雕塑工序,采用堆、贴、雕、削等方法在大样上进行细部刻画、精雕细刻和泥胎抛光。头部采用专门雕塑单独焙烧,保证面部神态精美传神而不雷同,以及尺寸精确便于与衣领相吻插入。

4.焙烧工艺。出土的陶俑,质地坚硬如石,表面为青灰色调,火候均匀,敲之有金石玉振之声,残片断痕无孔。 但据对残片的科学测定,其烧结温度乃为94CTC的中低温。 其烧制窑炉、烧成制度,迄今仍是考古学界的一个谜。本书就此作一些探索。

兵马俑多为形体高大、姿态不同、部位空实不一的艺术精品。最大的烧结难点是既要确保烧透致密,又不致因温度过高而使制品爆裂。因此首先必须对烧成制度、窑型、窑压进行充分设计。在原料制备阶段就必须满足低温焙烧条件,例如加大原料中细粉料的比例,以增大颗粒的球形比表面积,烧结中可使晶体改变,在烧结中热化学动力作用下其膨胀而产生的颗料间表面扩散蚕茧状晶体形成,加速烧结中的固相反应;同时在原料中掺入谷壳以增加透气性,利用制品排气而防止烧结爆裂。这就充分反应出秦时的烧结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并走向了标准化和科学化。

兵马俑的烧成制度应该是三段焙烧法。即初期为氧化气氛焙烧,促进原料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迅速分解;中期为还原气氛焙烧,还原气氛中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Fe2+与碱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石英生成低共溶物。如 K20 . FeO • 3Si〇2 (熔点在900X:± 10°C )有利于液相生成而促进坯体致密化;后期用中性或弱还原气氛以保持巩固中期所得成果。此外,提高窑内压力差也是低温烧成的重要方面。由于兵马俑颜色为青灰色调,由此断定它为还原法焙烧“是勿容置疑的”。94(TC能把这样庞大而形状不一的兵马俑烧得如此完好,除了在严密的焙烧制度下用三段焙烧外,是没法实现的。在点火一氧化焰一转火一还原焰—闭火弱还原焰的烧结过程中,可以推测出窑师神奇的火眼金睛。说明中华砖瓦早在商周时期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明的“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和空心砖的历史科学意义。同时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科技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它较之以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再以后的科技革命而言,更具有前瞻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惜,在当时的“只见思想不见人”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知天、 知礼”的学术氛围中,中国知识分子议天、议地、议礼、议 法而缺少对技与术的研究,往往视应用科学为“匠作”,把 许多科学发明视为“小技”,不可能认识到先进文化和先进 生产力对社会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恐怕是封建宗法思想遗 下的悲哀。

5.彩绘工序。兵马俑烧成之后即出窑、清灰、水洗, 用其具有8.84%吸水率的优势,着以自然矿物研磨的粉彩, 最后施涂生漆掺桐油专门熬制的熟漆罩面,使粉彩层光彩 夺目,得以长期保护。

这样,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秦代武士兵将、跃跃欲试的六岁战骑良驹和温文尔雅的红袍马倌便诞生了,构成煌煌 兵阵震撼着天地神明,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在人类文明史库中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

秦兵马俑为什么一定是青灰色或黑色的?过去很少有人问津。经过一番考证,我们终揭开了它的谜底。

人们知道,嬴政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但他又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暴君。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已经作了公正的评说,本书不再冗笔。但是他独裁、至尊无二,凡政事大小,全由自己裁决。他曾规定自己一天看奏章一百二十斤(竹简),不看完不休息,说明他很认真。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半点也不马虎。他十分重视道德文化,统一天下后,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兼采“皇帝”二字,号为“始皇帝”。他笃信“五德”,据《汉书•郊祀志》“刍子之徒,论著五德之运。始皇采用之”。

上古以五行生剋为帝王嬗代之应。如少昊以金德王;颛顼以水德王;帝喾以木德王;炎帝以火德王;黄帝以土德王。秦汉间其说尤盛”(《辞源•王德条》)。始皇认为,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克火,故灭周,水在五色中主黑,在十二月中主十月。故在推行“行同伦”时,规定,以十月为朔,改《黄典》“正月为朔”。规定旌旄、衣着、冠中以作黑色,六寸为序,庶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官员戴六寸冠帽子等等。当然,秦始皇兵马俑通体黑色或青灰 色,就吻合其“行同伦”的法律了。

倘若没有烧制青砖青瓦的“还原法”,就不会有两千二 百年前精美的兵马俑了。世界文物鉴赏家希拉克(现法国 总统)先生评价“秦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决非信口。可惜这些天字第一号的世界人类文化艺术精品,至今却没有最恰当的英语译文名字。在一些英文书籍上或中国对外宣传交流的英译资料中,被译为:Terra-cotta warrior^ The terra-cotta warrior and horsey The Terra cotta soldier figures ;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warriors, horses and chariot^ Terra-cotta legions;Terra-cotta Figures; Terra-Cotta Soldies;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籍。秦兵马俑“是一些赤陶士兵小塑像”,这难免使人感到有“歪经”之嫌。经查:“赤陶”(Terra-cotta) —词,在中文史载中,鉴别“仰韶文化”后期、“龙山文化”期一种通体红色加纹饰的陶器,称为“赤陶%英文“Terra-cotta” 一词,见于美国学者 W.E.布罗奈尔(W.E.Brownell)在1976年所著的《建筑黏土制品》(Structural day products) —书,说的是美 国曾烧制过一种具有装饰功能而耐候性能很好的专供建筑 装饰的“赤陶”砖;英国大英辞典上所载的“Terra-cotta” 也同样是指红色装饰砖一类,或陶制小塑人像一类的能在小摊上买到的旅游纪念品。由英国伦敦1911年出版,并于1920年再版的、由A. B.赛尔勒所著的《现代制砖》(Moden Brickmaking by Alfred B. Searlg —书中对 “Terracotta” 也有详细的介绍, 把这类材料归属于烧结砖的范畴。 该书第12页说到:“赤陶砖可以利用任何焙烧红色的黏土 制造……”;“其术语‘Terra-cotta’通常应用于确定范围 内稍有不同的红颜色的物体,但是这一术语最初被用来表 示各种经焙烧后的黏土物体。现今,经销商们将不上釉的 黏土制作的花瓶(盆)及相类似的物体归类于‘terracotta’,完全不考虑它们的颜色。”秦兵马俑确确实实是用 当时中国非常完善的还原法烧制的灰陶艺术品,而灰陶却 用了“赤陶”的名称,这无论在是色彩上还是在气势上都 不能表达秦兵马俑千古一绝的文化内涵,反而会给那些没 有见过秦兵马俑这部中国“立体兵书”的人们提供错误信息而贬低这文化奇观的存在价值。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