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话说世界“八大奇观”的“瓦瓦爷”

   日期:2016-02-19     浏览:179    
核心提示:“瓦瓦爷”,是秦兵马俑遗址陕西杨家村老百姓对 兵马俑的尊称。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1.5 公里杨家村遗址出土的三坑近8000件兵俑、马俑、战车等大型陪葬品。

“瓦瓦爷”,是秦兵马俑遗址陕西杨家村老百姓对 兵马俑的尊称。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1.5 公里杨家村遗址出土的三坑近8000件兵俑、马俑、战车等大型陪葬品。俗称瓦器。是用塑性黏土按当肘真人真马同比例尺寸塑造的大型集团军兵阵,分战车兵、步兵和骑兵, 按不同兵种各自组成蔚为壮观、充满肃杀气氛的步兵方阵、战车方阵和骑兵方阵,显示着“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 死则多其弩”的兵法要旨,布兵演阵,栩栩如生。其士兵通高1.7~ 1.9米之间,空心塑造烧制,身雕皮质铠甲,头裹青巾,面容各异,无一雷同,鬓丝清晰可数,立、跪整齐,面带威风,身贯杀气;马俑通以“河曲马”原形塑造,身形高大,筋骨坚实,有所向披靡之气概,严阵驰骋之军威,浑然一体,鞍具精良,青灰一片,荡澡尘埃,气吞山河,有如《孙子兵法》再现。

据笔者推测,这近8000件千古一绝的瓦器兵马陶俑, 全由砖瓦工、雕塑工、焙烧工合力雕铸。必经过严格的塑性黏土选择,严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除杂、筛分、陈化、炼泥、困泥等数十道原料制备,然后分头、躯、四脚分别 按比例空心制作、粘合组装,再行整体雕塑(即粗塑整形,精雕成形),最后在始皇陵西侧的赵背户一带设置专门窑场,由专门的焙烧工负责烧成。估计光泥坯塑造,不下十几道工序。笔者曾在秦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发现“秦兵马俑化学成分”(研究成果),现录于下:

从兵马俑烧成后的强度、刚度、色调看,在较低的窑 温条件下能得到这样的刚度和强度,能烧成规定的青灰色调,唯一的方法,就是米用烧制青砖青瓦的“还原法”。舍此,是没有别的办法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中华砖瓦在西周初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了。

据已出土的秦兵马俑8000件计算,大约需3000吨塑性 精泥,这些精泥至少需要5000立方米上好黏土,然而根据配料的化学成分要求,兵马俑的黏土可能也要从外地搬运,这批黏土来自何方?当然也是一个疑团。

今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原址保护博物馆内赏析兵马俑三坑,庞大威严的军阵、整装待发的军旅,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往事,而今历历在目。茅以升先生《咏秦始皇兵马俑七古十韵》诗云:“秦陵楚炬史不书,今知骊山埋烬余。周幽烽火鹿同殿,祖龙封丘为废墟。五霸兴衰俱往矣,我爱古艺今所奇。持兵擐甲阵云移,恍见函关东向时。争城拓土百战身,毛发翕张炯有神。铜车如鉴架青骢,掣电奔雷走如风。艺师妙手貌不同,三十六年窑火红。从来珍异谁能弃?閟宫深藏百世纪。意匠惨淡经营苦,天翻地覆终出土。一时举世夸神工,我颂中华文明古。” 道出了秦朝半个世纪的沧桑。引发着人们对兵马俑之谜的若干研究与猜测,对昔日千百工匠艺术构思的揣摩,对艺术流派的评价,乃至对那一尊尊面布愁云、目光呆滞的老兵惆怅心底的揣怀。

秦兵马俑之谜在于尚无史载,据说西汉以后因为墓葬打穴,墓穴正好挖在一组陶马身上,坑内的陶俑被打碎并被搬动,堆放在墓穴一角。估计是墓主保密的缘故而未泄露, 直到1974年发掘时才知晓。其最早的发现,估计在民国年 间或更早。“据当地的村民说,他们祖辈挖墓时就看到过叫不出名字的怪物,就叫‘瓦瓦爷’。“据当地一位70岁的老人回忆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此处挖井,在井壁上见到一个与真人一样高大的怪物。本来井底已见了水,而且水势很旺,但过了几天,水井却枯竭了。现在分析可能是地下有漏水缝隙。但当时他父亲却认为是这个怪物兴妖作怪,就把它吊上来,放在太阳下晒,结果还不见井中出水,就把陶俑吊在树上以示惩罚,最后用棒打碎了之。”(徐 卫民、田静《秦始皇陵•兵马俑•铜马车》)蚩蛮之举,可悲可叹!诗云:“横刀十载战群雄,血染沙场百战功。龙祖居安操职守,后人思水掏閟宫。复仇楚炬曾光顾,未毁吾身一片戎。可叹今逢蒙昧辈,无知棍棒杵秦翁。”

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陵园地下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生死阴阳界,精气永不泯”的生死观来看,古代人们认为,人的生与死无非是生命在阴界(冥界)和阳界(人 世)之间的轮回,坚信人的精气(灵魂)是不会泯灭的。秦始皇好大喜功,听信徐氏邪说,出巡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意欲维持其千秋霸业便是例证。然而他惧死的同时,又初露死后另造一个天地再现生前风光的决心。《文献通考•王礼传》云:“始皇初即位,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绝泉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斯昧死言,臣所将徒隶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天下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9燃,其旁行三百丈乃止”。于是,在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完全仿咸阳、阿房格调建造38年的地上、地下皇陵建筑。 秦始皇13岁即位,22岁亲政走向成熟,经过15年战争,灭了六国,终于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鉴于秦始皇依靠“远交近攻,强兵黩武”而雄踞天下,按“事死如事生”之理念,将其三军带至阴界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当然也要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进行设计。

兵马俑陪葬的习俗是活人殉葬的一大进步,奴隶社会有活人殉葬的习俗,但在西周以后便改为陶俑,然秦兵马 俑三坑的地下军阵则是写实仿真的艺术冶铸和陶塑。集中华青铜文化、烧陶文化及雕塑艺术之大成,是中华文化之结晶。8000多件兵种分明和数以百计的马队,阵形严谨,形象逼真的陶俑武士、河曲战马组成的军阵排列,如实地反映出秦代兵种、兵器和军队阵列的丰富内容,是一部难得的形象兵书。由于兵马俑坑是秦朝军兵种、军队建制及列队兵阵的原貌,其制作上,首先讲求真实、统一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千人千面无一雷同,文吏和武官,老兵和新兵,骑俑和射俑都神态各异,既可看到黄土髙原关中汉子的粗犷与豪放,又可辨别出中原兵士的坚毅气质和西南壮士的俊秀与聪慧。真是神形兼备,气宇不凡。这些头像,取材于兵俑中的铠甲俑、战袍俑、骑兵俑。有的容貌端庄,稳健风雅;有的老练沉着,神情幽默;有的眉宇舒展,天真活泼;有的文质彬彬,足智多谋;有的威严肃穆,暗藏杀机;有的愁云锁眉,似有隐情;特别是那头戴圆形小帽的骑士俑,凝视前方,会心微笑,心满意足。这些生动的刻画,表达出军阵中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武士不同的心境。 这就是古雕塑大匠艺术构思和雕塑技法的写真。只有艺术概括中如切如磋的提炼,如啄如磨的筛选,入丝入扣地写意与夸张,才能塑造出如此辉煌的传世之作。因此我们讲的写真,其实质是“神”和“情”的真实,这才是兵马俑作者点睛之笔。就浩大的作品意义上来讲,闻名于世的古罗马雕塑较之经过雕塑一烧结一漆彩的秦兵马俑雕塑群, 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次造型中讲求线条自然流畅,给人以自然明快鲜活的感觉。使整齐统一的军阵行列中,人物群像既具有统一章程的威严又具有鲜活而又独立的个性和标志明显的官阶,令人感到无一雷同,即使当今陶艺大家,要实施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秦陶俑古艺术家们对8000多件武士俑马俑群像的刻画,除了追求细微末节的真实刻画(如:兵俑鬓髻发丝的清晰可数,方头靴鞋针脚稀密的雕塑,以及马俑口齿通为六岁骏骑等),更注重关键部位运用艺术夸张手法, 在帽子巾帻、发式上着意夸张,透发着其心灵之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军马的塑造,也并非百骏一目,刻意塑造马头方正,有棱有角,两耳短促,双目大而有神,鼻广口圆, 腿部筋腱突起,臀圆膘厚,异常神骏。正如杜甫在《咏良马》诗中所描绘的“竹批双耳骏,风入四蹄轻”的神态。更符合伯乐《相马经》中提出的“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光;脊为将军,欲为强;腹肋为城廓,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将长。”的基本要求。 在对数以千计的陶雕塑艺术精品的鉴赏中,放眼军阵,震撼心灵,仿佛有演兵麾阵,动静有序,左攻右 守,进退自然,前冲后卫,阵形和谐之感。单尊赏析,军姿唯肖,匠心独具。就射俑言,军阵中有立射俑和 跪射俑之分。所谓立射俑,是军阵中站着发射箭镞的武士,身穿短褐,束发挽髻,着轻便战袍,腰系革带,胫着护腿,足登方口翘尖履,通高1.8米以上,线条简单流畅,使人感到轻便灵活。其形体、动作正如《吴 越春秋》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弯之道也。”其俑表情坦然,成竹在胸,一弩放矢,致敌死命。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