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的出现(上)

   日期:2016-01-29     浏览:96    
核心提示:现已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显露的信息看,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形成于江南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4200年),而且在多个遗址中均有大量发现,即有关考古文献中所称之“规则的红烧土坯”、“坯料型红烧土”或“红烧土坯”。如江苏昆山市的赵陵山遗址,浙江 杭州市余杭区的莫角山遗址、庙前遗址,上海的福泉山遗址等。

现已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显露的信息看,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形成于江南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4200年),而且在多个遗址中均有大量发现,即有关考古文献中所称之“规则的红烧土坯”、“坯料型红烧土”或“红烧土坯”。如江苏昆山市的赵陵山遗址,浙江 杭州市余杭区的莫角山遗址、庙前遗址,上海的福泉山遗址等。

在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砖瓦博物馆中珍藏的最早的一块“砖”(红烧土块)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它取之于昆山市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为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 屋红烧土墙上的“砖块”。该红烧土砖块见图3。赵陵山遗址,东西长80余米,南北宽60余米,高9米。当时的良渚人已经能够烧制造型完美、形态各异的陶器,黑皮陶、彩陶器构思巧妙,具有很髙的艺术水准。不少器具上绘制了鱼、兽、人的图案,甚至有被专家认作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显然,能够烧制出如此精美陶器的良渚人,完全能够烧制出建筑用砖,尽管我们目前能见到的还只是砖的雏形。 此砖为良渚文化时期之遗物,它由黏土、稻糠和稻草揉合, 并以竹竿和芦苇作骨架,堆积大量干柴用火焚烧而成。良渚文化时期的墙体,是在少卿山遗址的基础面上发现的。基础面,是以“红烧土砖块”上垫多层黑灰和黏土堆筑而成。 两段墙体,一段东墙,南北向,保存长约3米;一段在西南面,已坍塌,保存长约1.5米。从残墙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先民们是用两根竹子或芦苇并排作为经线,以五根竹(苇) 为纬线,交叉编织而成。墙体匀称、美观、实用,埋入土 内约20厘米深的地方,隔一段距离立一根木柱,用以固定墙体,然后再在墙上抹上黏土。

从图3中可看出,该红烧土块明显是经过了人工专门加工的、有一定目的制作或是揉捏后烧成的,并可见有明显的表面熔渣,同时可见是两块横竖交合在一起。该红烧土块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华第一砖”。

 

图3:良渚文化时代赵陵山遣址的红烧土砖块(照片由梁嘉琪摄于 江苏昆山锦落古砖瓦博物馆)世界砖瓦网

(Red-fired color clods were unearthed from Liangzhu cultural site-Zhaoling hill site, it is about 5000 years ago. The red-fired color clods took from the wall of the domicile site. Photos took from Ancient brick and tile museum where lies Jinxi town, Kunshan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良渚文化[27]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发现,最初探掘的是古荡、良渚等遗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将这种以黑陶为代 表的文化遗存作为龙山文化的一个地域性类型,曾称之为龙山文化杭州湾区或浙江龙山文化。20世纪60年代确定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年代是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主要分布地在杭州湾周围,吴县、杭州、吴兴、上海、嘉兴、 吴江、苏州、无锡、昆山等地都有重要遗址发现。经考古调查发现的遗址已有110多处。良渚文化的陶器种类较多,有夹砂黑陶、泥质灰胎黑陶、夹砂红陶(颜色接近橙色)和泥质红陶。陶鼎数量多,突出的特点是三足做成鱼鳍形、侧三角形,断面为丁字形。良渚文化陶器普遍采用轮制成型,其形规整匀称,器表多为素面,有纹饰的常用凹弦纹、竹节纹、镂孔、锥刺纹、刻画纹、还有少量彩陶和彩绘陶。

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聚落形态是莫角山遗址,其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莫角山大型建筑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据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编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 《良渚遗址群》一书记载:早在1970年就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物。直到198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104国道拓宽工程进行发掘时,在布的13个探方中均打破了“红烧土块”堆积层,当在探方壁面上发现有成层显露出烧结不均匀的土坯(有的呈规则长方形)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92〜1993年,在莫角山遗址发现了大型夯土基址,进而证明了这里埋藏着一个类似于紫禁城性质的良渚人国都的大 型建筑遗址。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发掘出了大片的夯土层和夯窝,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大面积红烧土和类似长方形砖块的建筑用红烧土坯。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在泥层面上,用圆木棍打出直径6〜10厘米、深3~6厘米的夯窝;另外,还发现在基址的层面上有一些近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型柱洞,从南到北分三排作东西向排列,每一排之间的距离约1.5米左右,在近圆形的坑内有浅灰色的遗迹,应该是木头立柱的灰。所有这些都是大型建筑的遗迹,良渚人通过这些手段建起了一座或几座规模宏大的建筑,这些建筑就是良渚人心中的殿堂。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据此推测道:莫角山这个长方形土台上,一定有成组的大型房屋建筑。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些房屋的具体形状,但可知道它们都有精心夯筑的地基,有用大方木构建的梁柱和用土坯建造的墙体,房子外面还可能有壕沟。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算是颇为 雄伟和气派的了。很有可能,它就是我国最早的宫殿。莫角山建筑遗址群被评为199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位于良 渚镇附近的莫角山实际上是一个人工堆筑的高5〜8米的土台,它东西长约670米,南北长约450米,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推测这是人工夯筑的土城遗址。在其上面曾出土7米多长、40厘米见方的大木头,还发现比它更大的柱洞,以及大片厚薄不等的“红烧土坯”,因而推测这里原来有成组的大型建筑。

1987年在莫角山遗址的南部发现大面积的红烧土堆积, 有人依据“有些大块红烧土上残留有夹在其中的棍杆痕迹”,认为它可能与建筑遗迹有关;考古专家曾称此为经火烧过的良渚文化时的土坯堆积,这说明大量的土坯应该是房屋建筑的重要材料,由此可见其建筑的规模大,且技术十分先进。良渚早期的房子,可分基础面和生活面两层堆积。基础面在红烧土块上垫多层黑灰和黏土堆筑而成。房址室内堆积为多层黑灰、黄土交替叠压,最下面使用大块红烧土块夹杂黄泥夯实而成。从余杭莫角山发现的带有夯窝的大型宫殿建筑基础和成排的大型柱洞,以及可供砌筑墙体之用的长方形状的“红烧土坯”(长25〜30厘米、宽 16〜20厘米、厚8〜10厘米,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也有发现),正是当时建筑业发达的见证。地面起建的建筑,推测应与我们现在的建筑差不多,首先要选择一块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高地或土墩,在筑形成土台,然后在土台上建房。莫角山遗址大片夯筑基址的发现得到专家学者的很高评价。1994年初,国家文物局著名专家严文明和张忠培在实地考察了良渚遗址群,特别是莫角山遗址后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严文明教授还说:“假如良渚文化是一个国家,良渚遗址就应是它的首都。”1996年2月,莫角山遗址与汇观山遗址一起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但是,由于莫角山考古发掘报告至今没有发表,人们所引用的都是个人掌握的材料或是回忆,因此对莫角山遗址显露出的烧结长方形砖,也只能从其形态上给出肯定,是否当时已用于砌筑,还不能认定。图4为莫角山发现的“红烧土坯”堆积和分布。

 

4-1:块状堆积的“红烧土坯”

(Lump cumulated 搑ed-fired color adobes”)

 

4-2:汉墓打破的“红烧土坯”层

(The layer of red-fired color adobes was broke by subsequent mausoleum of Han dynasty.)

 

4-3:莫角山红烧土堆积分布图

(Distribution figure of red-fired color adobes deposits at Mojiao hill site.)

图4:莫角山遗址发现的“红烧土坯”堆积和分布(图片来自浙江

省考古研究所编良渚通址群考古报告之三——《良渚遣址群》一书) (Deposits and distribution of red-fired color adobes at Mojiao hill site,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bout 5000 years ago.)世界砖瓦网

另外,许多良渚文化遗址出土过大量的红烧土坯,其中心为黑色,如同夹心饼干,表面平整,很像砖块,所以也有学者提出在良渚文化时期可能有烧砖窑的出现[24、25、26]。

上海青埔福泉山遗址的祭坛之下,有上下叠压的多层良渚古墓。祭坛分三级,每级周围堆叠不规则的红烧土块。抬级而上,最高一级有一祭台。

“至于良渚文化的火烧土坯,无论平粮台的土坯房,还是大观山果园的,大小规格也不大整齐。发现时全部经火烧过,故外面呈砖红色,里面因未烧透而呈黑灰色。现时难以判断它们是因失火而烧成红色的,还是有意烧成的砖。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我国最早用于建筑的小砖了”[27]。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