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西周砖瓦大发展的文化基础与社会背景

   日期:2016-01-28     浏览:121    
核心提示:先周是商末的一个小邦(小国),传说是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古公亶父相传十代,住在豳地(今 陕西彬县)。周国,由古公亶父创立,由于西边戎狄入侵,周过弱小,无力抵抗,则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县、扶 风县北部)建都,设立官制,得到商王朝的承认,封为“方 国”。

先周是商末的一个小邦(小国),传说是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古公亶父相传十代,住在豳地(今 陕西彬县)。周国,由古公亶父创立,由于西边戎狄入侵,周过弱小,无力抵抗,则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县、扶 风县北部)建都,设立官制,得到商王朝的承认,封为“方 国”。商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手工业者闻古公是个仁人, 都举家归附,周原的人口便多了起来。建国初始,不可能 大量供给归附移民的衣服食物,又要抵御戎狄,面临内外交困,矛盾重重。便采用商朝的助耕制,建邑筑城,设立 官司,施行仁政,形成封建领主为主体的新的生产关系,家 庭财产的部分私有,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经王季、文王、武王的三代发展,民富国强,积蓄了可以剪灭商朝的 政治、经济、军事力量。

西周的建筑,系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把木柱泥墙文化、板筑文化、石质雕刻柱础文化、砖瓦文化在庑殿顶、

悬山顶等高台辟落建筑格调运用得精美绝伦,开创了“四合院”(古人称“一颗印”)建筑格局的先河。这些都与以《周易》六十四卦为核心,赋有自然哲学的内涵分不开的。建筑,特别是西周的髙台建筑,更具有“仰观天文,俯察地 理,中通万物”,与天地自然对话的特点。同时根据生产、 生活规律,规范“前朝后寝”、“照壁屏风”的“仪礼观”。 岐山凤雏村、召陈村发掘的两座西周宫殿(或宗庙)建筑群,应该是先周,至少是文王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见图 46、图47),有必要专门分析。

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全部坐 落于夯土髙台基上,南北长45米,东西宽32.5米,面积约 为1500平方米。是一座呈回字形的封闭式建筑,东西两侧的厢房将主殿堂包围于中心,布局规整严谨,与《仪礼》等古文献记载的“前堂后室”或“前朝后寝”制度相合。是 迄今为止西周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基址之一。

周原凤雏村遗址的明堂与寝宫分东、中、西三个院落, 东院可能是明堂,西、中两院为寝宫范围。在建筑基址的 周围,有0.5米的卵石散水。建筑的屋顶采用了瓦来覆盖。召陈村西周建筑基址有十处,东西分为三排,间距8米

图46:陕西周原扶风西周名陈遣址建筑复原图(照片摄于宝鸡靑铜器博物馆)

(The restored picture of Zhaochen building site, which was earlier stage or metaphase site of West Zhou dynasty. Photo took from Baoji city bronze ware museum.)

图47:陕西周原扶风西周召陈遗址建筑复原图(照片摄于宝鸡靑铜器博物馆)

(The restored picture of Zhaochen building site, which was earlier stage or metapiiase site of West Zhou dynasty. Photo took from Baoji city bronze ware museum.)

左右,中间一排共七座房基,西边一排有两座房基,东边一排为一座房基。其中3号房基保存得较为完好,是目前发掘 西周单体建筑中最大的一座高台建筑,台基东西长24米,南 北宽15米,室内柱础共四十一个,布局规整,房基东西共七排石柱础,总面宽22米,进深13.5米(以上发掘资料录 自周原考古队报告)。观其建筑布局、格调,便觉得它极赋 社会文明的韵味,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类活动、建筑构造 与建筑材料是那样和谐,无论是大型宫室,还是小邑民居, 都具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与以《周易》为代表的“后 天八卦”中六十四卦之系辞卦义自然哲学观念分不开的,无不展示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利”观和“和合”观。

考其《周易》六十四卦的系辞卦义,美的前提是天地 运行的自然规律。顺天为善,逆天为恶。古人强调,离开事物的运行发展规律,美是不复存在的。六十四卦乾卦的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运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上两段“彖辞”,按照陈凤高先生的译文:“伟在的天啊!它是大自然的根元。万 物都赖其滋生,且一开始就归统于天。有了云的运行和雨的施与,才有万物的生长变化。天,永远光明;它运动变化的六种位置(指六爻——笔者注),已成规律,就好像是‘时间’驾御着六条龙在统帅天。当天道发生变化时,这六条龙都各正其位,各司其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就是天的美利,这就是天的贞正。天首先滋生出了众多的物质,所以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平静和安宁的”。“有了元始, 才会生长出善良。有了亨通,美好的事物才会聚会。有了 美利,正义的事物才能和合。有了贞正,事情才会成功。” 君子身怀仁慈,可以自长或长于人;因应变通,可以适合时节;当利则利,可以使事物合于正义;坚守正道,可以 完成事业。君子若实行这四种德行,那就符合了乾卦卦辞 的“乾、元、亨、利、贞”。从天象角度讲,“乾、元、亨、 利、贞”既是天象的本质,也是君子(地位高的人和品质 优良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当然,人为天统,天从人愿, 但,人也必须顺天,“天人应相”,做到“天人合一”。西周宫殿建筑缘何建于夯土高台之上,按《周易》“阴阳五行” 学说的观念,笔者揣其义,是谓屋立中土,上应于天,下 接于地,纳乾之阳,吸坤之阴,乾坤既合,阴阳互生,滋润万物,以张扬“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阴阳观。其朝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按方位配对,东西南北四个象 限八个卦位,原伏羲八卦的原始含义是代表八个方位及八个节气(即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天地、水火、风雪、山泽八种自然物。周文王在推演“后天八卦”时则把人事联系进去,从而加大了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同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演为六十四卦。按《周易》八卦概念,坐北朝南,即坐坤朝乾。坤为顺、为地、为母、为文、为君,意味着根基稳固,为玄武之象;乾为健、为天、为父、为君,意味着应天象,为朱雀之象;东为震卦,,为动、为龙、为雷、为玄黄,为苍龙之象;西为 兑卦,为说、为泽、为羊、为口,为百虎之象。东西南北各与上天二十八星宿相对应,说明天的伟大、地之包容。其 建筑或于方形,或于四合院落,都深含“仁、义、礼、智、 信”五德之美。正如坤卦•射象云:“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清乾隆大学者戴震修《四库全 书》时在《考工记图》中“曾绘制过一幅周代宗庙图,与 今考古发现结果有惊人的相似。”说明戴震大儒对周制、 《周易》的研究作了深层的哲学思想发掘是令人赞叹的。

考察岐山凤雏村和扶风召陈村两座先周遗址,经周原 考古队发掘并用碳14测定为1095 ± 90年,结论是该遗址 为周人灭商以前建设的都邑。此为古公亶父传承的建筑遗 址是没有疑义的。《诗经•大雅》由周王室贵族所作的三十 一篇诗中,《绵》对古公亶父建都修庙的生动描写便是佐证。 诗云:

绵绵瓜,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世。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朊朊,堇茶如饴。爰始爰媒,爰契我龟;日止日时,筑室于兹。

爰始爰媒,爰契我龟;日止日时,筑室于兹。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過理,迺宣迺亩。

自西植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甘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之乃乃,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备鼓弗胜。

迺立臬门,臬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象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愠,亦不陨厥问。柞拭拨矣,行道兑矣。混夷骁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蹶生。予日有疏附,予日有先后,予日有奔奏,予日有禦侮。

这首先周叙事诗,似乎可以作为古公亶父及文王在岐山施行仁政,带领人民建都造邑的历史写照。

周原考古队傅熹年先生对凤雏村宫殿的建筑遗存物这 样描述:“根据柱洞位置、屋顶芦苇束印痕,以及屋瓦残片, 这一建筑大致可复原为一组整体的院落,前堂悬山顶或四阿顶,后室及两庑单坡顶或两坡顶,接合处连接不断,屋顶用苇束紧挨排列,屋脊用瓦,可注意到的特色为:①用散水管及散水面处理排水和防水,以适应黄土湿陷的问题。②夯土墙和垛泥墙都有残段,前者用板筑;后者用草拌泥 层层垛起,不齐的地方用砍刀削平,《诗经•绵》所谓‘削屡冯冯’,可能即形容砍削泥墙的工作。③已有土坯砖,用湿软草泥填入模中,刮平脱模晾干使用。最初可能用于填 补夯土墙的空隙,后来转化为单独砌墙。④大量使用砂奖 抹面,几乎全部台基、地面、墙面、屋顶内外都抹有灰面。古代(用)的(是)垩用蜃灰,但如此大量使用的灰面,恐不能仅靠蜃灰,可能已有烧石灰技术。⑤屋顶用苇(束)来代替椽 子及望板,逐条压紧,苇内外都抹草泥。⑥出土了至今所 知中国周代早期的陶瓦,数量不多,可能只用于屋脊檐口及天沟附近。瓦有阴阳板瓦及筒瓦。若干瓦上有环或瓦钉。⑦遗址中发现不少玉石或蚌壳制装饰物,可能是建筑装饰。⑧整个建筑物构成四合院的基本特点,开后世中国建筑最正统的建筑布局。”

从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烧结砖瓦的制式、形状、色 调分析,也有独到之处。

1.砖有三种。一为四钉矩形板砖,长、宽、厚分别为 36厘米x 25厘米x 2.5厘米,质地坚硬,正面平整,边沿平直,背面四角镶有约2厘米的四颗陶质乳钉(如图42),可能是用于镶嵌墙面作为防水材料。从此砖制作工艺看,应 是经过练泥一泥垛一困泥一范模成形一刮平脱模一砖窑焙烧而成。这种工艺可见稍晚的周原遗址中的条形砖实心砖样本(见图43)。足以证明中华烧结砖在先周时期(商晚期)已经出现范模成型工艺了。

二为巨型空心砖,是一种空心的条形砖,一般为长100 厘米、宽32厘米、高21厘米、壁厚2厘米的矩形空心长条砖,一端用泥片封口,一端敞口,为防止干燥和焙烧过程中出现气闷爆裂,一般都在其长条大面的封口端附近各开一个约7〜8厘米见方对称泄气孔(见图40陕西岐山赵家台 遗址的空心砖样本照片)。有的饰绳纹,也有的为素面。

三为烧结瓦,自颛顼时代瓦的启蒙以后经过数百年的 实践、改进,到了商末先周时期虽然用量不大,但品种是较多的。仅周原各地出土的品种大致可分为:①板瓦(即横断 面孤面艮小近似平面的一种契形瓦,谓之日板瓦),大小尺寸 不太统一。一般长为54〜60.5厘米,大头宽为35.5〜39厘米,小头宽27.5〜34厘米,厚为1.5〜2厘米。分瓦背前后带钉的板瓦、瓦背中间带耳环的板瓦和不带钉环的光面板瓦三种。凡瓦都分大头和小头,用于覆瓦时一般大头压前, 小头压后,用于沟瓦时大小头与覆瓦方向相反,互相搭接,瓦瓦相扣形成整体,防止坡屋面上瓦的滑动。在沟瓦一定间隔配以钉瓦、耳环瓦在茅苇橡上固定,更增加了坡面上 的稳定性。体现了古人在建筑中的智慧与聪颖。据推测,板瓦是专门供跨度较大的殿宇庑殿顶屋面大面积的专用瓦, 由于庑殿顶建筑格调为四坡形,一般瓦较水平。用板瓦覆 盖,显得殿宇格外庄重肃穆而威严,特别是重檐歇山顶就更适合了。②筒瓦(即圆筒成形,二等分或三等分割片的瓦) 形制同板瓦相近,不同的是拱弧加大,一般用泥条盘筑,手 工捏制而成。内外同样捏制瓦钉(帽钉、柱钉、乳钉、瓦环 或耳孔,通作固定用),有的还置锥弧搭口,承插联接。中期的檐口覆瓦端头封口,成为同弧同体瓦当。仍然有大小头之分。筒瓦适合跨度小、屋面坡度较陡的悬山式屋顶。③ 人字形脊瓦,专门供屋脊之用。一般板瓦和筒瓦配置盖房 时,筒瓦为塄,板瓦为瓴(瓦沟),人字形瓦盖脊。三瓦配套,相得益彰。

初期的瓦有光面的,也有绳纹面的。由于尚无范具或瓦轮工具,多为泥条盘筑,手工捏制,因此产量很小,价值昂贵,除宫殿神庙王室贵冑能够享用以外,任何庶民百姓是享用不起的。

2.关于先周时期的砖瓦窑制。烧结砖瓦的窑炉与焙烧 日用器物的陶窑是有区别的。据1993年刘军社先生在《考古与文物》杂志上发表的题为《周砖刍议》的文章,就扶风县赵家台砖窑的结构与日用器陶窑结构实物进行比较,他说:“从赵家台Y1的结构看,烧砖的陶窑与烧制其他生 活用器的陶窑有较大区别,而前者较后者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赵家台Y1由窑室(窑床)、火膛、烟囱等三部分组 成,火膛筑在窑室的前面,烟位于窑室后,窑门(火膛口)、火膛、窑室、烟囱由前往后按直线排列,即从投柴、 燃烧、烧成到出烟都在一条直线上。火膛挖筑在窑室的前面,而且火膛底距窑室平面的距离较近,这样就使火烟 (焰)立即接触坯体,坯体受热自然加快。而烧制一般生活 用器的陶窑,火焰则要经过60〜70厘米厚的窑箅,再进入窑室。这样既耗掉了一部分热量,又使陶器受热速度减慢。要用这种陶窑烧制大而厚的砖,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适宜于烧砖的赵家台一号陶窑,就较适宜于烧制生活用器的 陶窑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烟囱由窑顶移至窑后,则是陶窑结构的一个重大改进,它促使火焰由升焰变成倒焰,这是利用热气向上的原理,使火膛中的火焰先蹿到窑顶,再利用烟囱的抽力把火焰吸下去,以增加坯体热交换的机会和使窑内各部位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烧成温度和产品的质量。”

窑炉是古代烧结砖瓦的中心设备,烧结技术是砖瓦的关键技术。先周岐山周原地区对窑炉的改进,空心砖的发明及条砖、屋面瓦的改型,据我们推测,可能与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后,商地自由民纷纷来附,其中夹杂着商地已取得自由民的工匠有关。也许是由于文王伐灭密须国时带回了烧制砖瓦的工匠。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