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南方网)
画一套图纸,造一座奇形怪状的钢筋水泥庞然大物是给自己看,还是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
(图片来源:南方网)
这是一个不好评说的话题。广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三选一。三个方案的文字看起来都很美:广府民居、四合院落、海上丝路。有报道说,三个设计方案都蕴含浓浓 广味。但是看报纸上的效果图这种美感就荡然无存了,三个方案不管以什么名字命名,其实就是一个方案———都像一艘首尾翘着的掘头船。更加让人感到郁闷的 是,效果图的视角是侧俯视或者侧仰视,而人无论在哪个角度面对这个占地面积达到295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85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物,夸张中的平庸 感定会油然而生。
建筑我是外行,仅仅是个城市阅读者。近十数年来,广州和所有的中国大城市一样,各种造型怪异的庞大建筑物拔地而起,奇怪的很,现代化的光芒就是憋着怎么也 放射不出去,倒是散发着的浮华浅薄气味十足。实实在在地讲一句,是现代化得土里土气,或者说是土气十足的现代化。对于城市的视觉和城市天际线风景来说,这 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说回广州博物馆新馆的这三个方案。设计观念也许在刻意创新,但是方向却值得讨论。奇巧的外形很难让人对历史产生一种敬畏和尊崇的感觉。因为我的理解广州博 物馆的本质是广州历史博物馆。也许是五层楼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刻骨铭心,总是觉得那才是广州博物馆。印象最深刻的历史博物馆除了五层楼之外,还有当然就是 故宫啦,还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那是让人在走进去之前肃然起敬,走出来之后泪流满面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历史观是一个城市的价值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 城市的博物馆,无非是这个城市的价值观以建筑物形式的表述。
广州是一个不事张扬的城市———当然这一点备受批评———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至少要与这个城市的性格相默契。这三个方案如果是广州艺术博物馆或者广州展览馆 倒真是无可无不可,但是作为广州博物馆或者广州历史博物馆真的是稍微浮华了一点点。据说,广州博物馆新馆预算总投资达到13.2亿元,这显然就是一个千秋 万代的投资和设计了,必须追求建筑物的经典性而不是新颖性,这个大概应该成为一个设计思路。经典不老,时尚很快就会过时,这是一个常识。经典的内涵各有各 的了解,但是外形基本都是最简洁的。说最远的有埃及金字塔,说最近的有已经被炸掉的老广州体育馆和广东广播大楼———这些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十大建 筑,现在还留存的有广东科学馆,当然还有五层楼。这是一个挑战,画一套图纸,造一座奇形怪状的钢筋水泥庞然大物是给自己看,还是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我坚 信,我们广州子孙后代的建筑审美观一定不会如我们这一代人那样追求浮华。实在地说一句,这三个方案也浮华不到家,只是在生硬地阐述着某些人对广州的干巴巴 的理解而已。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三个方案的文字阐述都有非常浓烈的船的元素。方案一:广府民居。建筑整体形态以中国传统宝船为原型……方案二:四合院落。建筑整体形态以中国传统宝船为原型……方案三:海上丝路。建筑从场馆里面上看是一条扬帆起航的宝船……
船。宝船。是否因为未来的广州博物馆坐落在珠江边就一定必须是船,宝船呢?你也可以像悉尼歌剧院一样,帆,风帆啊,甚至还可以像很多传统的海边最重要的建 筑物一样,庙,妈祖庙啊,如此单一的设计理念真是令人无语。我不是在质疑设计方,再天才的设计方都只是乙方,设计要求从来都是甲方的事情。谁出钱谁享有一 切权利。我只是为甲方无语。
报载: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将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取其一再作修改。目前已将三个方案提交有关业主单位修改审核并细化。我在这里只是饮个早茶发个up疯。谨祝一帆风顺:广州未来的博物馆———船,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