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危房93万户,约占全省总农户的10%左右,其中D级危房46万户。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农村危房22.76万户,竣工率、农户档案电子信息率、 质量验收合格率、农户满意率均达到100%。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推广湖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时指出,“湖北省坚持两个原则(政府引导服务、农民 自主自愿),提出四个创新(联动机制、工作程序、监管制度、改造方式),抓好三个落实(资金整合、产业发展、后期管理),走出又好又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 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对该省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坚持两个原则
农村危房改造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当好第一责任人,做好组织引导和服务,确保危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农民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农民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关系 这项德政、惠农工作的成败,必须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使之自主自愿、积极参与。为此,他们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服务、农民自主自愿这两个原则,切实履行“政府 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指导、服务上狠下功夫。
抓规划引领,强化指导服务。湖北省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地区多是山区和革命老区,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农民居住分散、农村危房量大面广。为了使农村危房改造科 学合理,他们坚持规划引导、分步推进。组织6.4万摸底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在弄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危房改造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针对不同地区地 质结构、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免费向农户提供建房图集2万余册,并组织三期1200余名农房建筑工匠的培训。
抓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强化互帮互助。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危房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各级党员、干部作用,通过联系建材和工匠、调剂土地、动员捐 款、担保贷款、集体补助、投工投劳、化解矛盾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户建房,解决了不少困难户缺钱缺劳力缺技术的难题。据统计,全省累计共募捐14800万元, 政策减免税费7800万元,党员、干部累计帮工15.87万个,协调贷款8200多万元。
注重四个创新
农村危房改造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照搬的模式,他们坚持在联动机制、工作程序、监管制度、改造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
创新联动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了服务零距离、手续零收费。如,免费为农户进行危房鉴定,免费提供建房图纸,免费办理建 房手续,并抓好建房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跟踪管理;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帮助农户办理建房用地手续,减免办证费用;财政部门及时安排、拨付补助资金并筹集落 实省级配套资金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费。省级配套从去年的2.2亿元增加到今年的3.7亿元,保证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新工作程序。合理确定补助对象与标准,在落实改造对象上采取“三步走”的程序:首先是把改造指标,按危房户的数量比例一次性分配到各镇区;其次各地按危 房户房屋危险程度和困难程度两个标准排序,按先五保户后低保户再困难户的次序,初步确定改造对象;最后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评议,公认无异议后最终确定改造 对象,把对象的决定权交给群众。
创新监督管理。农村危房改造关乎农民的利益、关乎政府的形象。他们一是狠抓质量、安全的监管,按照“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建房责任制、验收 责任制及验房备案制度。二是在建房选址上,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确保新建住房选址科学、结构抗震、居住安全。在建房面积上,以户型和人员结构为基本依据,对 新建房屋面积、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统一要求。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做到“四有”(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账、县有档),做到危房改造规模、质量、风格、进 度、完成时间、农户资料一目了然;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实行工作进展情况月检查、月通报制度。
创新改造方式。注意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优化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造模式,丰富了改造形式。
抓好三个落实
为真正建成让社会放心、农民满意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湖北省不单为改造而改造,既考虑眼前,也考虑将来;既重视改造,又重视如何通过改造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既抓建好房,又抓后续管理。
一是抓好资金整合的落实。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三年来引导、整合各级各部门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达27亿元,加上中央补助和农民自筹,全省危改投入资金 76亿元。与此同时,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加强了对建房资金的管理, 保障了资金的安全使用。
二是抓好产业发展的落实。结合实际,把移民迁建、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新农村建设及村庄综合整治相结合,出台危房改 造和发展生产的优惠政策,如,减免有关建房费用,分配土地作为其生活资源,帮助谋划产业发展,做到既让危房户住得上新房,又帮助他们解决长远生计问题,使 农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三是抓好后期管理的落实。抓标识到位,所有建房户竣工后统一加挂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标识牌;抓验收到位,从组织领导、方案制定、资金落实、施工进度、 建设标准、建房质量、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抓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系统,做到一户一档、 完整齐全。确保危改农户档案信息及时、全面、真实录入农户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