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方圆大厦为何不美:因为太具象

   日期:2014-01-07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458    评论:0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互联网)微博上传疯了的建筑图片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国外建筑都美轮美奂创意十足,一个是国内建筑都诡异雷人土鳖万分

(图片来源:互联网)

微博上传疯了的建筑图片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国外建筑都美轮美奂创意十足,一个是国内建筑都诡异雷人土鳖万分。这些恶名昭彰的国内建筑,并非材料低档如茅草 木板,也不全都山寨世界精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或者最让老百姓受不了的就是,太具象了,太能看出是个什么了。比如北京的“福禄寿”酒店,就是三个巨型老神 仙戳那,沈阳的方圆大厦,就是一枚大铜钱。

这是对建筑师和建筑设计本身的一种侮辱。因为这个设计的逻辑就是,不需要建筑设计,有一个平面设计师就行,然后结构工程师就能画出图来,交给包工头。我们 不需要考虑建筑的空间,有个立面就行。照这个意思,耐克总部就该是一个钩,苹果总部就是嘴下留情的那个苹果,星巴克就直接放弃了,美人鱼何其难做,还有俩 尾巴。

那么建筑就不该有自己的喻意或象征意义么?就该如十九世纪后期起步,风行于二十世纪中叶的现代主义所强调的那样,形式服从功能,大家都是“鞋盒子”?

这里没有该不该的问题,希望建筑形体表达某些情感和诉求是不可避免的,是一定会出现的。建筑是人类世界最昂贵的单体财物,大型建筑的业主非富即贵,不论是 政府还是私人,在投巨资建造的同时,一定忍不住要表达和彰显自己的意愿,从金字塔到紫禁城,再到鸟巢CCTV塔,没有区别。而在建筑技术已经达到想造什么 造什么的今天,很多大型建筑的差异也就在于对象征意义的表达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了。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几个姑娘参加面试,海归的硕士的双学位的,最后选了胸大的。可见对于胸大这一条件有多么重视,宁可牺牲真正的“功能”,建筑也是一样,人类对象征意义的追求是异常强烈和不可忽视的。

那么什么时候明确表达出来的象征意义和老百姓认为的美才能不互相冲突呢?

美学上,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有心理距离原则,大意是对物体的实用认知越少,越能够体会纯粹的美。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然物表。东西方人突然站到对方土地的那种异域美感如是,待久了知道邮局是邮局超市是超市就不美了。

当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是俩人站在一起,这是一个城市标志赤裸裸的三维化,这是仨老仙人,这是一枚铜钱的时候,我们就离得太近,就感觉不美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