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史上“最短命”政府大楼两岁“夭折” 在玩过家家么

   日期:2014-01-07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579    评论:0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华声在线)网友爆料称,繁昌县峨山镇政府大楼,于2009年落成,却在2年后拆除搬家。网帖中一张照片为一块公示牌,显示

(图片来源:华声在线)

网友爆料称,繁昌县峨山镇政府大楼,于2009年落成,却在2年后拆除搬家。网帖中一张照片为一块公示牌,显示峨山镇政府办公大楼竣工验收时间为2009年1月10日。4月26日,繁昌县长贺东称网友反映情况不属实,峨山镇政府是20年前建的。至于公示牌显示的“工程名称与竣工验收时间”,这是一个“面积很小的附属房”。

居民拍图投诉新大楼

前日中午11时53分,网友@张洪峰发微博介绍了“史上最短命政府大楼”,并配发了8张图片予以说明,号称“有图有真相”。

昨日下午,媒体联系上了认证信息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315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的网友@张洪峰。他告诉媒体,峨山镇政府的新大楼占用了当地一居民安置区的公共活动会所,遭到居民的投诉。微博所附图片,正是安置区居民所拍摄。

在微博所附照片中,其中一张介绍了“繁昌县峨山镇政府办公楼”的建设信息(如左上图,网络图片)。信息显示,大楼的竣工验收日期是2009年1月10日。其他照片则显示,旧的镇政府大楼已经被拆除(如左下图,网络图片),新的政府办公楼已经搬迁至凤峨泉景安置小区内,并已投入使用。

“史上最短命政府大楼”昨日成了网友围观的焦点。网友@BG4EHR原子肥金刚分析说:“不拆,不造,哪来GDP?”网友@莉莉lily则调侃说:“工程队乐了,有活干了。”网友@斑芝白藥dider则表示:“真受不了,广州市政府大楼用了差不多一百年了……”

政府大楼两岁夭折,岂能无人担责?

网友爆料称,繁昌县峨山镇政府大楼,于2009年落成,却在2年后拆除搬家。网帖中一张照片为一块公示牌,显示峨山镇政府办公大楼竣工验收时间为2009年1月10日。4月26日,繁昌县长贺东称网友反映情况不属实,峨山镇政府是20年前建的。至于公示牌显示的“工程名称与竣工验收时间”,这是一个“面积很小的附属房”。

政府大楼公示牌上写有大楼名称与竣工时间,县长却说这是“附属房”,大楼是20年前建的。大楼不写竣工时间,附属房却树立大大的公示牌,政府做事如此本末倒置,可信吗?正常吗?对于“附属房”的用途以及面积大小,县长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县长此番解释显然难以服众。政府办公大楼20年拆除就不浪费吗?仅仅两岁的附属房就可以想拆就拆,活该做“短命鬼”吗?

(图片来源:华声在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住宅使用年限是70年。资料介绍,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132年,美国的建筑寿命74年。我们的政府大楼就这样“英年早逝”,很正常吗?

不仅峨山镇政府大楼短命,投资2.5亿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建成18年被拆除;建成仅9年的海南“千年塔”沦为“短命塔”;福州中央商务区范围内新修学校、住宅被拆迁;南昌建成13年的四星级酒店被爆破。而峨山镇政府大楼两岁夭折,不过是为中国“短命建筑死亡名单”继续添砖加瓦。更有甚者,有的建筑尚未竣工即拆除。建筑短命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

数据显示,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我国建筑物寿命既未达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要求,更与国外建筑寿命差距明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与城市美景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纷纷夭折。网友晒出“最短命政府大楼”,表达对建筑短命的痛心与愤慨,无疑值得反思。

建筑物寿命过短,浪费社会资源,造成建筑垃圾与环境威胁。分析建筑短命的成因,思考延长建筑寿命的对策很重要。除了“楼脆脆”、“桥垮垮”这样的豆腐渣工程需要谴责以外,非质量原因的建筑“短命”现象凸显决策者的权力任性,更是戳到了城乡规划短视病的痛处。

《城乡规划法》规定,城乡规划不能因为地方领导的变更而变更,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擅自修改。但是,由于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领导变更频繁,有人认为前任领导制定的规划方案,不能显示政绩。好大喜功,按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城市规划者不在少数。城市规划俨然陷入了“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过家家”怪圈。不少建筑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人为拆除。既浪费社会资源、劳民伤财,也打乱了城乡规划总体部署,导致城乡规划缺乏连续性、前瞻性;滋生了不少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甚至烂尾工程。

城市规划如同过家家,政府大楼因为“城市建设需要”,说拆就拆,与《城乡规划法》背道而驰。正如有论者所言,一拆一建的过程就是制造GDP的过程:拆也GDP,建也GDP。

虽然民众对城乡规划朝令夕改,建筑人为很不满。但是由于政绩评价体制不完善,制度设计失灵,导致法不责众,官员违规成本太低。“领导一句话就变”的短视规划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纳税人对制造短命建筑的败家子行为义愤填膺,决策者却充耳不闻,还躺在形象工程政绩沙发上沾沾自喜。

在我看来,要防止建筑“短命”,就要改变“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规划生态,具体说来,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丰富政绩评价内涵。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增加官员违规成本,约束官员的非理性政绩冲动,防止一些地方脱离实际、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修正官员随意变更规划的短视政绩观。二是强化民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让亿万双眼睛盯紧城市规划与“短命”建筑。不能听任领导拍脑袋决策,随意调整规划,无谓消耗社会资源。

(图片来源:华声在线)

对于决策失误者、好大喜功者,不仅民众要谴责,上级有关部门还要启动问责程序,改变短视规划生态,做到科学规划,精细监管,洗刷“最大建筑浪费国”的耻辱。

峨山镇就“政府大楼落成两年被拆除”发情况说明

中安在线讯日前,有媒体报道安徽省芜湖市峨山镇政府大楼落成两年即被拆除。今天芜湖市峨山镇给本网发来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关于“安徽芜湖市峨山镇政府大楼落成2年被拆除”的说明

感谢各位网友对峨山镇的关心。现就“安徽芜湖市峨山镇政府大楼落成2年被拆除”一文作如下说明:

峨山镇办公楼于1993年开工建设,1994年建成。建筑包括:政府办公楼、文化中心、食堂、计生服务中心、财税服务楼等。

2010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镇政府所在地规划为县城的一个组团。按修编后的规划方案,峨山镇政府原办公场所于2011年3月启动拆迁,目前已拆除政府办公楼、计生服务中心和财税服务楼等建筑。

文中照片显示的“2009年1月竣工”的建筑是附属楼,非政府办公楼,该楼为党员服务中心,2009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面积为420m2。

镇政府现办公场所系暂借拟成立的社区用房,属临时过渡,过渡期约2年。新的峨山镇政府办公场所正在选址,我们将会同县规划、国土等部门加快规划建设进度,尽早建成使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