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探索与思考

   日期:2012-12-03     作者:帅帅    浏览:86663    评论:0    
核心提示: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指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指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理念认为,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形式,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产出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认为自然资源是无价值的,或者只重视其经济价值,结果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现今时代,我们要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资源产出率的提高被赋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作为最优先考虑的追求目标。
  何为“资源产出率”?资源产出指标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资源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该项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谈到“资源产出率”,当然得触及“资源生产率”这一概念,提高资源生产率,就是通过充分利用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在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实际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就是提高资源产出率。谁对这一问题认识得早、研究得深、行动得力,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先机。近年以来,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会)组织力量对全省工业、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从“资源产出率”的角度,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了许多典型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得很突出。
  典型一:现在粉煤灰一般用于烧制水泥的填充料、制砖等建材的原料,每吨产品售价只有几百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永科新型建材厂建成超细粉煤灰生产线,攻克了工业化把粉煤灰深加工到勃氏比表面积超700平方米/千克的难关,用于大坝、飞机场、核电站超强混凝土及橡胶、玻璃、PPC填充料等。粉煤灰进厂价40元/吨,而每吨超细粉煤灰最高售价可达4000元以上。这是对粉煤灰进行深度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的一个突出典型。
  典型二: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过去主要有直燃式和热解气化式两种。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研究开发的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将生物质燃料在气化炉内限制供氧的条件下燃烧,发生一系列燃烧反应,同时回收产生的气、液、炭和热水。热解产生的气体主要含有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可将其输入燃气轮机发电或直接向用户供气;产生的液体含有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可用作饲养家畜、家禽的消毒杀菌液、除臭剂或用于农药、助剂、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肥,在有机农作物中施用效果明显;产生的固体生物质炭经过处理可作为工业用炭、生活用炭、有机复合肥、肥料缓蚀剂等;冷却炉体产生的热水可用在工业或民用。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鑫泉米业采用这种技术,利用稻壳发电,将气、液、固、热全部回收利用,资源产出率提高5倍左右。
  这两个典型经验表明,在关注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同时,还要关注提高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产出率。发展循环经济,把目标和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资源产出率,有利于我们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单位能源、资源产出率方面的差距,这也是我们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当然,提高资源产出率,不仅仅是矿产等一次性资源,而且应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方面的资源。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提高资源产出率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乍看起来只突出了资源这一个方面,实际上它可以把保护环境、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几个方面都能带动起来。如果不统筹兼顾,就环保抓环保、就劳动就业抓就业、就经济效益抓经济效益,虽然一时也能把这些方面抓上去,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出现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安徽省多年来研究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提高资源产出率、提高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产出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抓住了产出率这个关键,也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要害。它是一个好的指挥棒,可以用这个指挥棒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
  最近,笔者到安徽省多个地市及所辖县区50多个工业、农业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大家认为,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好理解、好实施、好评价、好改进、好提高,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各行各业、各个环节乃至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省地减排,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然,我们的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正组织各方面专家和工业、农业循环经济典型,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上,探索研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以期提高能源资源产出效率方面取得突破,为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找到突破陈规的新思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新贡献。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