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宝贝。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城管部门已将建筑垃圾处置作为民生大事来对待,陆续有了一些举措,而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让建筑垃圾真的成了宝贝。可问题在于,建筑垃圾从产生到二次利用,中间衔接链条有所断缺。
负责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开放小区建筑垃圾上门收集的企业负责人魏某告诉记者,建筑垃圾收来以后,会按照材质不同进行初级分类,其中绝大部分仍可作为商品二次销售。
去年,嘉兴市质监局、市新墙体材料行业协会联合完成了浙江省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综合利废混凝土砖联合标准》,将建筑垃圾、管桩余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废渣作为原料,生产一种新型墙体砖。
据统计,去年上半年,承诺实施联盟标准的30家企业累计使用的废料种类和数量为:泡沫玻璃6万立方米、建筑垃圾10.9万吨、管桩余浆18.52万吨、工业垃圾1.6万吨、生活垃圾焚烧废渣17.25万吨、粉煤灰6.54万吨、钢废渣6.41万吨。这些废料如果按照80厘米的填埋深度计算,年减少填埋占地900亩。
据测算,这30家企业所用废渣数量相当于每年节省使用天然石粉50多万吨、石屑7万多吨、水泥12.39万吨。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超过3600多万元。“现在的问题在于,企业找垃圾难。协会内部一家企业签了一单管桩余浆的生意,一年就花了100多万元。”嘉兴市新墙体材料协会会长陈伯钧表示,该行业的企业希望政府在垃圾的集中收集、集中管理、集中运输等领域畅通渠道,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