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手工砖瓦匠的专业技术

   日期:2016-03-15     浏览:304    
核心提示:盖房少不了砖瓦。在建房工地,我们看到垒的一堆堆的砖或瓦,随着房子的进度,砖和瓦也像其他材料一样,不断地被融入楼房。如果说

盖房少不了砖瓦。在建房工地,我们看到垒的一堆堆的砖或瓦,随着房子的进度,砖和瓦也像其他材料一样,不断地被融入楼房。如果说钢筋水泥是房子的骨,砖瓦就是它的肉。那么,这些砖瓦是从哪儿来的?

现在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机器制造出来的嘛!但是,在二三十年以前,我们盖房用的砖瓦,却是人工一块一块地做出来的。即就是现在一些偏远地方,人们盖房用的砖瓦还是手工做出来的。手工做出来的!一座楼房不知道要用多少块砖,至少几十万块甚至上亿块吧。手工怎么能做得出来!

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要说我们当地建房用的砖瓦,就是宝鸡西安盖高楼用的砖瓦,也都是农村砖瓦匠一块块做出来的。农村有一句骂人话:“你笨的能倒砖!”意思也是说做砖瓦是最笨的活。做砖瓦是最农村最吃力的活之一。

做砖瓦的第一道工序同做瓦盆一样是和泥。做砖瓦的泥虽然要求比做瓦盆的泥粗一些,但用量比做瓦盆要多的多,所以并不轻松。首先,砖瓦匠用头从土崖上挖土。土的量要够做好几天,所以至少要几十立方米。挖下来后要把土打碎,并要拣去里面的石头瓦片树根等所有杂质,堆成半人高十多米长的大土堆后,接着是浇水。等水渗透后,砖瓦匠就一个个赤着脚把这土堆踏成泥,并要边踏边用铁锨翻反复踏。这一个环节最最吃力,一般强劳力都吃不消。踏到什么程度就算好了?砖瓦匠说,做瓦盆的泥要同擀面条的面差不多,做砖瓦的泥同蒸馍的面差不多就可以了。因此,踏泥这一天,砖瓦匠每人至少要吃两老碗干面;在踏泥的过程中第一遍泥踏过后休息时还要加两个大馒头。

泥踏好了后用稻草芭子苫好以保持湿润。

第二道工序是做砖坯。做砖坯的工具是一个用厚木板做的木案板(平台)和一个砖模子,砖瓦匠叫“砖斗子”。砖模子是长方形的木盒子,一次可装两块砖泥,就是一次可以“倒”两块砖。

做砖时一般要两个超强劳力。一个用专用的铁锨把砖泥铲下加水拍成同砖头差不多厚半人高甚至一人高的泥墙,然后用一个专用的弓在泥墙上割下同砖头大小差不多的泥条并摔在案板上,一次铲下来的砖泥刚好是做一块砖的泥坯。然后第二个人也就是真正的砖瓦师傅在案板上把泥揉搓成条,接着用力“啪”的一声把泥条摔进砖斗(模具),接着再摔第二块,然后用一刮板在上面用力一刮,就端着砖斗子走到早已平整好并撒了草木灰的晒场上,垂直着把砖斗子往下一扣,两块砖坯就轻轻地摆在地上了。这个时候全凭的技术和手劲。扣时用手重了,砖坯掉在地上就会变形;手轻了又一次倒不下来。倒不下来就麻烦了,就要端回去铲下来回笼重新做。就这样一晌下来,一排排的砖坯就整整齐齐地摆在晒场上了。在摆放的同时,砖瓦师傅还要不停地把摆在晒场上的砖坯用稻草苫起来。刚做出来的砖坯不能暴晒,暴晒砖坯会裂口子,要慢慢阴干。当砖坯阴干后,砖瓦匠就组织人把砖坯一块块集中起来码成一人多高并用稻草苫好。等待烧熟。

做瓦泥的准备同做砖差不多,只是做瓦的模具不一样。

做瓦的模具是一个圆柱形的木筒,套在一个能转动的圆柱形轮子上。砖瓦匠师傅用做瓦的专用弓在泥墙上割下同瓦厚度一样的泥条立即贴在模具上,并一边推动模具转动,一边用勺子往上面倒水用手把泥条抹光,接着按照模具用泥刀裁去两头多余的泥条,接着又用泥刀在泥条上垂直划四条线,然后就把这个圆筒带瓦坯提下来轻轻地放在也是早已准备好的平地上,用手把这个瓦坯筒上两个把手轻轻一扳,瓦筒就提了出来,而四张瓦坯合成的泥筒则站在了晒场上了。等阴干好了后,师傅用手在泥筒上轻轻一拍,泥筒就马上散开变成四张瓦坯。

第三道工序是烧砖瓦。烧砖瓦是真正的技术活,就是一般的砖瓦师傅也不一定会。烧砖瓦关键是火候。火太大就把烧成“铁砖”,又硬又重,打都打不碎。主要问题是走了形,又弯又扭,根本就用不成了;火太小,又会烧成生砖,掏出来轻轻地一碰就散了。最危险的是如果火候把握不好还可能会把窑烧的爆炸造成重大事故。那时,我们那儿有一个河南师傅烧砖瓦技术最好,姓贾,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陕西,只知道他家在离我们村七里路远的青化镇的砖瓦窑上。每当砖瓦师傅做好一窑货,他就骑个除过铃不响其他零件都响的自行车来了。那时烧砖瓦用的是麦草,他来了后就点火烧窑,开始是24小时亲自烧,后来在我们村上培养了个聪明人,他就烧一阵坐在一边喝茶,或者去村上找人谝闲传。一般一窑砖瓦要烧五到七天。到最后一两天他就不离左右地在窑上。一是决定哪天熄火。熄火早了砖瓦烧不熟,迟了会把砖瓦烧坏。二是上色。以前盖房用的砖瓦都是蓝色,所以到最后上色技术很关键。上好了烧出来的砖瓦是灰蓝色,我们常说的“瓦蓝色”就源于此;上色不好要么颜色不正,不是白刷刷的太浅,就是太深成了黑色;有的还会五麻六道,即一块砖上深深浅浅几种颜色。上色叫“抢色”,意思说在很短时间完成,烧窑“把式”的不传技术就在这儿。三是饮窑。饮窑就是在顶上加水。砖瓦在坯子装满后封窑时在窑顶上要盘一个专门作为饮窑的蓄水的池子。窑烧好后,烧窑师傅就让给这个池子加上水,让水慢慢地往窑里面渗。加水的目的主要是降温、定型,这一道工序必不可少,砖瓦颜色好不好、耐用不耐用也在这一道工序上。加水后,窑“把式”蹲在窑顶上,一边抽旱烟一边观察渗水情况。窑饮好后过几天,窑“把式”用头把窑顶和窑底烧火处挖开掏出几块砖瓦一看往地上一扔说:“中”!一窑砖瓦就成了。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