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为您讲解砖的焙烧生产过程(四)

   日期:2016-02-14     浏览:127    
核心提示:焙烧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焙烧时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并常会迅速扩大。为此,对焙烧时出现的任何情况一定要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找准原因,正确解决。

焙烧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焙烧时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并常会迅速扩大。为此,对焙烧时出现的任何情况一定要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找准原因,正确解决。 

(1)潮塌:预热带的坯垛因凝露、吸潮、软化而坍塌,主要原因是人窑砖坯太湿,用闸不当,水汽未能及时排出和坯垛装码欠妥。 

对隧道窑,应拉出已塌的窑车,另外进车。对轮窑应尽可能打开已经潮塌了的窑室的窑门,清除废坯,重新装码封门。如已无法清除另码,就应采用桥形闸,加速预热带中段排潮,同时加大外投煤,对已经潮塌的火眼也要投煤,以迅速把火拉过事故段,引燃前端底火以后,才能继续正常焙烧。 

预防的办法是:人窑砖坯的残余水分应低于5%,无干坯时,也应以红砖码炕腿,特别注意按本章(预热带)、(合理用闸)所述办法正确使用风闸。 

(2)焙烧倒窑:焙烧温度超过了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坯体软化坯垛坍塌而发生倒窑。此时的唯一办法是把火拉过倒窑区,引燃前端坯垛,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焙烧。办法是:对接近倒窑区的坯垛在不烧倒的条件下宁可出点过火砖,也应尽量烧足火度,以延长焙烧保持高温,促使倒窑区迅速预热、升温燃烧。同时,为避免倒窑区迅速降温,应全面降低用闸,关死倒窑区风闸。轮窑还应停止出窑和打门,隧道窑应在窑尾适当遮挡砖垛断面,减少进风,对紧邻倒窑区的坯垛如果温度太低。投人的细烟煤燃不起来,还可以投人木柴或拌有废油的细烟煤强行攻烧,至前方坯垛已有2~3排底火,才可以逐渐转人正常焙烧。 

预防的唯一措施是严防焙烧带出现高温。 

(3)焙烧带出现高温:当焙烧带砖坯的温度接近或达到其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应引起足够重视。此时,坯体软化由摇摇欲坠、倾斜,直至倒塌。其主要原因是烧窑工看火不准,焙烧带太长,内燃太高又处理欠妥,以及用闸不当,尤其是远闸太高,抽力太大,底火严重超温,及码窑欠佳而烧窑工又未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对采用风机的窑炉,因故停风,反火陡增,也会引起焙烧带出现高温。 

为此,烧窑工一定要勤检查,一旦发现焙烧带火度偏大,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加煤,密切注意火情变化。 高提近闸,近打窑门,在放走高温气流的同时加大通风增加过剩空气以降温。此法对内燃量不高的坯垛,特别有效。 

揭火眼盖,在正压时,可以放走热气,在负压时可以灌人冷风,均可降温。 

当焙烧带太长并出现高温时,可适当降低风闸,特别是降低远闸,控风降温。对于轮窑,还可以提前打门,缩短保温冷却带,以降低进人焙烧带的空气的温度。 

部分遮挡出窑端的坯垛,控风限氧,抑制燃烧。并同时在焙烧带和预热带交接处揭开火眼盖灌人冷风,以保证干燥所需的风量。 

提倒闸放火:在轮窑,当个别门段出现严重高温而压火无效时,可提起该门的闸放热,这样,尽管该门砖坯必将严重过烧而报废,但可保其余各门不受牵连,为舍车保帅之计。 

往高温段的火眼里倒沙土压火。 

当火势集中出现局部高温时,可以用风量约4000m3/h的小风机从火眼对着大火吹冷风以降温压火,防止烧垮倒窑。同时,还可以搅动窑内气流,减小上下温差,提高砖的质量。还因增加了焙烧带的风量加快火速,增加产量。 

有的厂,在窑内出现高温时,从火眼往里灌水,实不可取。因其不仅使砖体淬水急冷产生裂纹、哑音及炸裂,窑室内壁也同样受损短命,且大量水汽进人预热带还将造成砖坯凝露、回潮、软化甚至潮塌。 

(4)焙烧带低温:焙烧带坯体呈红色或暗红色,温度明显不足,要出生砖。应立即降低用闸,封闭已打开的窑门,减少过剩空气,同时勤添好的烟煤催火或加柴引火,培养火情。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和防治办法有: 煤的热值太低,火力不足。其实劣质煤更适用于内燃,因其可代替一定泥料。对此,应勤添煤以催火,也可同时采用阻力较大的坯垛,限制过剩空气。 

烧窑工看火不准,尤其在阴雨天和晚上易把小火看大,把实际温度烧低。 

外燃烧砖时,坯垛阻力太小,打窑门太近、风闸提得太高以致过剩空气太多。应封闭近的窑门、降低风闸,严重时,还应暂停出窑和部分遮挡出窑砖垛。经常注意不可近打窑门。 

(5)上部面火超前,底火差:上部面火超前于底火几排或十几排。应高提远闸强拉底风,还可适当降低其余各闸并重烧底火增温。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和防治办法有: 

窑底潮湿,坯垛底部升温困难,应注意窑底防潮和窑体周围排水。 

码窑形式欠佳,没做到下稀上密,坯垛顶部阻力小,底部阻力大,底火走不动,应改进。 

烧内燃砖时炕腿太高、太稀、同时首闸太高太近,轮窑打门太近,以致底部风量太大。烧外燃砖时炕腿太密、太矮、外投煤的灰份又太高,堵塞了炕腿通道,底部通风困难,均应调整。 

窑内通风不足,此时必然反火严重。可能是风闸太低,坯垛太密阻力太大,或烟道堵塞,应查明后进行调整或清理。 

火眼没码好,煤不下底,应注意火眼脱空及火眼搭桥,以保证投下的煤均匀散开下底。 

(6)底火超前,上部面火不走:对轮窑应立即近打窑门强灌冷风使底火降温。万一底火温度已接近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有倒窑危险时,可在焙烧带附近的窑门下部打洞,灌冷风降温。一旦情况好转,应立即堵死。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和防治办法有: 窑内风力过大,特别是炕腿部抽力太大,或面火灌人冷风太多,烧不起来,应降低远闸,减少底部抽力,封闭火眼,防止冷风灌人。 

外投煤太多,直落窑底,坯垛上的煤太少,烧不起来,应降低远闸适当调节近闸,减小底部抽力,封闭火眼,不让灌人冷风,选择适当的燃烧空气量及热空气流动速度提高面火温度。 

为防止火眼投煤直落窑底,应注意火眼搭桥,使投下的煤被打散后均匀撒向坯垛各部和严禁大铲加煤。 

码窑形式欠佳,断面风量分配不匀。详见本章5.2节《码窑》。 

(7)焙烧反火严重:主要是风的抽力不够。可能是:风机或烟囱的抽力不够、烟道堵塞或严重漏风、用闸不当、纸挡脱落漏风或码窑太密,风走不动等。应查明原因排除。 

(8)无论如何提前闸,火就是不走:从火眼可见火焰停滞不前,甚至倒走。可能是保温冷却带的闸坏了或没盖严,或该段窑墙严重漏风,直接窜人烟道把火往后拉。检查时可启动风机和全开烟闸门,关闭所有哈风闸,用火把沿窑室内壁及哈风口、火眼做地毯式巡查,发现火焰往砖缝里面钻,该处即漏风,火焰往哈风口里钻,该哈风就坏了或没关严,对砖缝,应先掏深约3厘米,再用加有3~5%的工业用食盐或点豆腐用的“卤水”作成的泥条,塞满砖缝,对哈风闸,则应修换。轮窑的内侧窑墙贴近主烟道,抽力大,更易漏风。 如果码窑形式不对,坯垛阻力太大,纵向火道不通,火也走不动,应改进。 

(9)前火不走,后火不保:此时,火向上飘,反火大,看不清窑底,焙烧带前火不下底,后火清底快。原因有:首闸太高,把火抽跑了,或打窑门太近,空气预热不够即进人焙烧带,流人炕腿,底火起不来,或火眼坯太密,外投煤不下底。为此,应降低首闸,推迟打门。如保温带降温严重,还应封堵已打开的窑门和遮挡部分出窑砖垛,减小进风,以及适当加密中、下部坯垛,减低炕腿高度。 

如是烧窑工操作失误“丢火”,造成温度衰退,应及时发现,加强投煤保火,增加高温排数,至底火明亮无黑腰,才能恢复正常进排。 

(l0)轮窑的火在窑门处走不动:窑门处外火明显小于内火,温度低,火不走。可适当降低近闸,缓打窑门,并加强外火投煤。其主要原因是窑门没封好,窑门内墙与窑室直墙没对平,增加了通风阻力,窑门漏风,既大量散失热量又灌人冷风,温度起不来。以及码窑时没有两边靠紧,坯垛与窑墙的间隙太大等。应查明原因,加以改进。 

(11)湿坯人窑害处多:对普通实心砖,要求人窑坯的残余水分为6%,不得超过8%,对空心砖应低于6%,干一点更好,湿坯人窑的害处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湿坯强度低:砖坯越湿越软,在预热带,低温高湿气流常集中在坯垛的中下部,易使炕腿坯凝露、吸潮、软化散架、压变形甚至坍塌,尤其哈风口附近的炕腿坯,危险更大。 

湿坯降低成品质量:砖坯凝露吸潮,表层水分增加而膨胀,脱水干燥时又收缩,使砖面出现网状裂纹、哑音、白斑等缺陷而报废。 

湿坯增加煤耗:理论上,lkg水升高1℃需要1大卡的热量,而把1kg, 100℃的水烧成100℃的蒸汽还需要595大卡的热量。实际上干燥砖坯中lkg的水不仅需用1100~1300大卡的热量,还需用约27m3的空气才能带走这些水汽。因此,只要砖坯的残余水分增加1%,尽管一块普通实心砖坯也才多0.03kg水,但一万块这种砖坯就要多出300kg水,理论上需要47.14~55.7kg标准煤和8100m3的空气才能干燥得了!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