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为您讲解砖的焙烧生产过程(二)

   日期:2016-02-14     浏览:95    
核心提示:通常有两种用闸形式:其一是近低远高的顺阶梯闸;其二是中闸的闸提得最高而前后各闸都依次降低的桥形闸。

③合理用闸:风闸,常叫哈风闸,是窑炉的风门,用以控制窑内的风量、风压和窑内各部位风力的大小以及排出烟气、控制窑内气流运动的方向,并充分利用废气余热来干燥和预热砖坯,调节断面温差。根据火情正确使用风闸是烧窑工的主要工作手段,也是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煤耗的关键。 

通常有两种用闸形式: 

其一是近低远高的顺阶梯闸:以距离焙烧带最近的一个闸叫首闸或近闸,提得最矮,以后各闸依次升高,末闸(远闸)最高。其优点是可防止首闸放走太多的高温烟气,充分利用烟热,使预热带升温平稳,焙烧带抽力平衡,火速快而均匀。尤其可加快底火,增加产量。其缺点是废烟气的流程较长,不断降温增湿,当到达预热带前端时温度更低,相对湿度更大。这是因为空气的饱和湿度随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减小,一旦气流达到湿饱和状态还会使刚进人预热带的温度较低的砖坯,特别是下面几层砖坯产生凝露、吸潮、软化、散架、坍塌。为此,应经常查明预热带前端气流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对人窑时残余水分过高的砖坯应慎用此闸。 

其二是中闸的闸提得最高而前后各闸都依次降低的桥形闸。由于高提中闸,可以把大量蒸发水汽的预热带中段的高潮烟气就近提前排出、只让窑室上部较干燥的烟气继续前进,以减轻预热带前端砖坯产生凝露吸潮的危险。其升温平缓,有利于提高质。在使用烟囱抽风时,由于烟气温度较高,有利于增加烟囱抽力。但其预热效果不如梯形闸,火行速度也较慢。如把近、中闸提得太高,远闸又偏矮,还将造成中下部砖坯预热不够,急剧升温后,可能产生裂纹或爆坯,应予特别注意。 

不论哪一种用闸形式,其最高的一个闸应该是全闸,所谓全闸,即提闸高度应等于锥形闸体的高度。其余各闸均较低,两种用闸形式各闸的相对高度如下表: 

 

调整风闸时应注意:必须先提后落,稳提稳落,循序渐进,切忌陡升陡降,以免气流急剧波动。首闸应在距焙烧带前火5~7排时完全关闭,即“隔门落闸”,正常焙烧用闸5~6个。 正确的用闸表现为:焙烧排数恒定,整个坯垛断面火度均匀,火色基本一致,火行平稳。 

如出现上部火快、底部火慢,应加高远闸,以加速底火前进即所谓“远闸低风”。 

如出现上部火弱,后火又迅速清底,说明首闸太高,把焙烧带的火抽跑了,并使焙烧带两侧火速快慢不一和哈风口前面的坯垛预热困难,火速减慢,甚至预热带无热可用,无法预热,应适当调整首闸和第二闸,严禁近闸高吊。 

在隧道窑,当两侧火行速度不一致时,应加高慢边远闸,促其赶上。 

轮窑弯道的用闸方法:在轮窑的弯道上,气流沿外墙所走的路程要比沿内墙所走的路程多πB(B是窑室宽度),抽力也是内强外弱,除在码窑时应按内密外稀的原则调整坯垛的阻力外,焙烧用闸也应努力使断面火势沿扇面均匀前进,并使断面温度保持一致。 

 

在弯道上,只有首闸专抽外火,其余各闸抽力多指向内弯。所以在弯道上应适当近用首闸,强抽外火,以提高外弯火速。办法是:焙烧上弯以前,按正常用闸,当焙烧带前火走到图28中的线2,即距1#闸3~4排时才将1#闸关死,此时2#闸最高,并随火的前进逐渐加高3#闸,同步下降2#闸,还应在其前方多提1~2个闸。当前火已过45℃弯到达线3时,关死2-闸,然后逐渐降低3#,前火绕过弯道顶端即越过线4后,关闭3#闸,并恢复正常用闸。 

在弯道上的气流要转弯,阻力增大,故用闸高度应大于直窑段。加煤时,上弯前应重烧外火,下弯时重烧内火,均应同时补烧内火的后火,以保持扇面进排和不出欠火砖。把其称为“攻外保内”。 

④保温带:从停止加煤的一排火眼起约10~15排是保温带,作用是使焙烧时的物理化学反应趋于完全,以彻底烧熟烧透而减少砖体中的孔隙,使其具有良好的声音、颜色及足够的强度。切忌快速降温,以免因急冷收缩不匀而在砖面上生成发状裂纹或爆裂。特别是当温度从600℃降到550℃的阶段,游离的二氧化硅又要产生晶型转化,颗粒体积收缩,更易产生裂纹。空心砖的块大、壁薄、体弱、更要谨慎。 

保温带还同时负有控制进人焙烧带的空气数量、温度及进人预热带的烟气的温度的任务。保温带太长,坯垛阻力大,风量减少,焙烧带供氧不足;反之,过剩空气太多,又可能使焙烧带温度下降。恰如其份的保温带长度可使冷风通过时吸收砖体热量,在到达焙烧带时已有足够高的温度和适宜的风量,焙烧就正常。保温带应有的长度还和制品的形状、原料对降温速度的敏感程度及当时的气候有关;如烧平瓦及薄壁的空心砖时适当放长;原料为沙质粘土时可以稍短;窑炉的抽力好时可适当延长;对于轮窑,顺风前进的火头可以稍长,逆风前进的火头则宜稍短。通常以焙烧带尾部砖垛的底层不出现暗红或黑色的火情,成品没有因急冷而造成的发状裂纹或哑音砖等缺陷为适宜。 

⑤冷却带:从保温带终结到出窑的一段叫冷却带,目的是为便于出窑操作,约15排。在轮窑,以控制打门的办法控制冷却带的长度,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前提下,冷却带越短,进风的阻力越小,也越有利于焙烧。 为避免大量冷风突然灌人窑室和保持气流温度的相对稳定,窑门不许一次打完,应先打完外墙,同时在内墙打一个占其总面积约1/6的洞,当焙烧带尾部底火过大时,洞打在窑门下部而焙烧带尾部清底太快时,洞打在窑门上部。一小时后,打掉内墙的一半,再过一小时,全部打完,同时打掉下一个窑门的外墙。对降温敏感性强的原料,更不可快速打门。 

⑥对于空心砖,更忌快速进火、高温猛烧、灌风急冷,而应以低温长烧、恒温烧结、保温控火为佳。操作中应注意保持火度、平稳升降温和远提闸、近打门、勤看火、勤检查、勤加煤、小铲加煤和揭火眼盖快、看火快、投煤快及判断火度准、投煤间隔时间准,即远提近打、三勤一小、三快二准等具体措施。 

⑦轮窑的纸挡和封窑门 纸挡:轮窑的纸挡用于隔断和封闭各个窑室以防止冷风窜人,保证焙烧正常进行。所以,纸挡必须封严、不得漏气。并应每码好一个窑室就封一个纸挡。 

纸挡常用废报纸按窑室断面糊成上下两个整幅,依靠气流的吸力把它“贴”在码好了的坯垛的断面上,四周塞严。底部用窑灰压住纸边。当采用拉纸挡的办法去除纸挡时,应从纸挡正对火眼穿进两根细铁丝,夹住纸挡的下半幅,纸挡前后的两个坯垛间应留4厘米左右的缝隙,以便拉动纸挡。在码下一个坯垛时还应该用探头砖顶住两幅纸挡的接头,使纸挡贴牢固。 

当采用从底部用火烧纸挡时,不用细铁丝,但纸挡应封在正对窑门的坯垛上。封窑门时,在其底部正对纸挡处留个一块砖大的洞不封死,只临时用砖堵住。 

拉纸挡时,从火眼往上拉铁丝,把下幅纸挡全部拉起,上幅随后会自行烧去。 

烧纸挡时,从窑门底部的预留孔点火,烧去纸挡,并立即封死窑门。 

这样,留下来或未烧完的下半幅纸挡,将强迫气流向下运动,强化了下部砖坯的干燥和预热,有利于缩小窑室上下温差,提高质量. 常采用的从火眼往下烧纸挡的办法,并不可取。因预热带前端湿度较大,底部坯体湿,纸挡受潮,从上往下烧常只能烧去上段纸挡,下半部气流受阻,使底部砖坯的千燥预热更困难,影响焙烧,降低底部制品质量。近年,有用玻纤布代废报纸,是按窑室断面作成左右两个半幅,用铁条从中间固定卷成圆筒筒。用时从火眼放下去,展开后贴在坯垛上,去除时仍从火眼卷成圆筒提上来,反复使用。 

封窑门:窑门应封两层,内层与窑墙齐平,以减小通风阻力,砌好后全面抹泥封严,应先抹一层,稍干后又抹第二层。然后退出来约24厘米砌外层窑门,并同样抹两次泥。生产中,应经常检查,发现抹的泥层开裂,应立即刷稀泥浆,不使漏气。如用耐火泥加细炉渣调制泥浆,则不易开裂,效果更好。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