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制砖过程中合理的颗粒级配

   日期:2016-01-18     浏览:96    
核心提示:尽管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份越容易渗透,泥料的塑性也越好。但作为粗陶制品的烧结砖并非如此。

尽管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份越容易渗透,泥料的塑性也越好。但作为粗陶制品的烧结砖并非如此,因为,全是极细的粉料不利于制品的干燥和焙烧,而不同粒度的粉料在挤出成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其中,粒径小于0.05mm的粉料,称塑性颗粒,用于挤出成型时产生所需要的塑性,应占35%~50%,其次是粒径0.05mm~1.2mm的颗粒,叫填充颗粒,其作用是控制产品所发生的收缩,防止干燥裂纹以及在塑性成型时赋予坯体一滚的强度,宜为25~65%。至于粒径为1.2~2mm的颗粒,在坯体中起骨架作用,有利于干燥时产生一定的毛细孔而排出医体中的水份,应少于30%。绝不允许有粒径大于3mm的颗粒,在生产空心砖时更不宜有大于2mm的颗粒。过多的细颗粒挤压成型后将因孔隙太少,干操时内部水份排出困难,造成干燥裂纹。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