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中国最美砖窑——力拔山兮气盖世

   日期:2017-07-13     作者:李海清    浏览:8638    评论:0    
核心提示:霍夫曼连续窑在中国的传播,尚未发现专业建筑师参与设计,而只能依据流传于建窑师傅手中的图纸,“中国最美砖窑”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达到令专业建筑师也不能不为之侧目的品质,这究竟是为什么?

那是一个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节,笔者在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ETH)访学,趁着假期于欧洲各地寻访考察。一天上午,正在意大利维罗纳老城内流连,顷接赵辰老师电话,询问江浦县某砖瓦厂具体位置,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其时尚未成立建筑城规学院)几位老师想去看看。笔者当即详尽告知地名及交通线路。没想到,教授们最终失望而归——“江苏省江浦县林山砖瓦一厂茶棚分厂”已拆除数月之久了(图1)


图1 力拔山兮气盖世:江浦县林山砖瓦一厂茶棚分厂外景

此前约两年的春节后,笔者从家乡安徽和县城内乘长途汽车返回南京,邂逅巢宁公路边这座“中国最美砖窑”,倍感惊艳。随即中途下车,与果妈一同仔细察看,并拍摄很多照片。当时刚刚使用数码相机,感谢Nikon-995,为后世留下了她的珍贵影像。坦率地讲,确实为之震撼与陶醉。后来在拜访赵老师时,曾让他看过并拷贝了这些照片,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今,我们的普查团队(核心成员-外围成员-线报)虽已走遍中国的千山万水——除西藏、青海、广西、海南以外,到达了所有省级行政区,甚至已走出国门,搜集案例数量早已过百,其间亦不乏非同凡响且赏心悦目者,但我依然毫不怀疑:迄今为止,“中国最美砖窑”之称号非“林山砖瓦一厂茶棚分厂”莫属。究其原因,不外如下:


1、开阔舒展的格局

与某些窝在山沟里、藏于密林中的“黑砖窑”不同,她就在省道边,交通便利。脚下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24门窑体水平向伸展,呈下烟道组织形式,中心位置大烟囱拔地而起,四周砖坯晾晒(架埂)堆场开阔深远(图2),其气势、格局即使和帕提农神庙相比也有一拼。爽!


图2 中轴线上的神性气质——架埂够配合


图3 竹构屋架覆盖下的投煤车间内景

2、卓有创见的构成

其最富特征处是窑桥正位于中轴线上,加以二层投煤车间严整的竹构歇山屋顶(图3),以及按开间依次阵列分布的老虎窗。绝对理性之中透射出神性气质。作为一种乡土工业建筑,其精确性能达到如此之程度,令人感叹!谁说农民盖不好房子!而为了方便运砖小车通行,居然在窑桥下方做起一个跨度约为三、四米的拱券,其型制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瑞士建筑师、提契诺学派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的某些作品几乎如出一辙(图4-6)。

图4 窑桥下的拱券、排水沟与窑门前的预制砼盖板


图5 窑桥的坡道、下部拱券与投煤车间入口抱厦简直是绝配


图6 博塔设计作品中的巨大拱券:对称性与神秘感

3、合宜高效的选材

二层投煤车间以竹构搭棚,而屋面则使用竹笆油毡,整个竹构系统全部使用铅丝绑扎,每一排竹构架是豪式屋架的变体(以竹材拼接增设水平向通长杆件),之间用剪刀撑,跨度约十六米,每排竹架中间仅两根竹柱落地,辅以内外两向的斜撑,有助于加强结构整体刚度,轻盈剔透(图7-10)。而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乡土技术!


图7 投煤车间竹构窑棚侧向稳定系统与老虎窗

图8 投煤车间竹构窑棚的内外两向斜撑内景

图9 投煤车间竹构窑棚的内外两向斜撑外景

图10 投煤车间竹构窑棚的内外两向斜撑细节

4、有所追求的工艺

窑门处突出墙体的半圆形拱券(窑脸)以水泥砂浆粉刷(图11),形成曼妙的光影与韵律,以细石混凝土板铺设于排水沟之上、与每个窑门精确对应的小车通道(图4),以铸铁件水平向伸出的土法桥架和齐刷刷的电线(图12-13)……这些,都与近年新建的某些轮窑之破落以至底线失守形成巨大反差——在她湮灭之后,砖厂老板另选距此约三公里的江滩地建厂,新建砖窑简直惨不忍睹。其讽刺意味何其之大?!

图11 窑脸半圆形水泥砂浆粉刷面层

图12 土法桥架和齐刷刷的电线


图13 毫不胡含糊的侧面显示出竹笆油毡屋顶的造型潜力


图14 新建的砖窑:一代总比一代强,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所谓乡土工业建筑,其优秀者无不俱备这一特点:建筑形式皆因机能(生产工艺对于环境调控目标的要求,以及结构、构造、施工等现实条件约束)而生,而毫无强加于其上的“意味”之诉求,建筑就是它自己,建筑不用去象征、崇拜或缅怀什么。回到本真,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难道不是很好吗?

霍夫曼连续窑在中国的传播,尚未发现专业建筑师参与设计,而只能依据流传于建窑师傅手中的图纸,“中国最美砖窑”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达到令专业建筑师也不能不为之侧目的品质,这究竟是为什么?


作者简介:

李海清博士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乡村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率先从事砖窑、酒厂等乡土工业建筑的专门研究,对有关改造、再利用设计尤为用心,拥有丰厚实践积累,并多次指导学生在国际与国内重要设计竞赛中获奖。

我们的团队正结合“中国古村之友”和“江苏古村之友”的全国古村普查活动,开展砖窑普查、选点与活化工作,期待为新时期的中国乡村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有关合作请联系:

13951972501;

[email protected]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