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扬大学子研发出一种透水性路沿石 能解决路面积水问题

   日期:2015-12-01     来源:网络    浏览:110    评论:0    
核心提示:“现在普通的路沿石边缘容易积水,与此同时,路沿石由于比较笨重,运输和施工都较困难,但是我们发明的这种新型混凝土制备方法则解决了这种问题。”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朱金春等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研发的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这项技术已经进行过权威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的创新性也通过了教育部的科技查新,下一步即将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等相关工作,推动商品化生产。 为何研发?

( 大学生做的实体混凝土,并在上面洒水做实验。)

“现在普通的路沿石边缘容易积水,与此同时,路沿石由于比较笨重,运输和施工都较困难,但是我们发明的这种新型混凝土制备方法则解决了这种问题。”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朱金春等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研发的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这项技术已经进行过权威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的创新性也通过了教育部的科技查新,下一步即将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等相关工作,推动商品化生产。

为何研发?

普通路沿石易积水不易运输

“如今,普通混凝土路面两侧一般采用密实的路沿石,这种路沿石是由水泥、石子、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搅拌注模而成,不具有透水性。当雨水较大时,路沿石边缘很容易积水,从而给交通带来很大的麻烦。”扬州大学建筑学院研三学生朱金春告诉记者,普通的路沿石由于比较笨重,用材较大,给运输和施工带来较大的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轻便灵巧、新颖时尚以及透水性强的路沿石。

朱金春说,研究生阶段,他和整个团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关于路沿石不透水以及不易搬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不少发明都还有些缺陷。

“比如,为了解决现有路沿石重量大、不易搬运的问题,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中空结构、重量轻、强度高的透水路沿石,这种路沿石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原材料,重量轻,利于搬运。但缺陷也很明显,如路沿表层致密,路沿附近区域容易形成积水,给交通带来不利。”

“专利文献中也有一种透水路沿石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这种成型方式解决了现有路沿石成型设备成品率低的问题。但缺陷是该施工方法工艺比较复杂,而且模具需要定制,用量较大,工程上使用不经济,难以推广。”朱金春表示,基于这样的现状,团队在导师杨鼎宜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的具有路沿的透水道路结构,现在这种新型的混凝土制备方法有了突破。

怎样创新?

普通路沿石易积水不易运输

那么,这种新型的混凝土特殊在何处?朱金春解释,这种混凝土的材料是再生粗骨料(由建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用于配置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水泥、二氧化硅微粉和水按照不同的比例搅拌制备而成,利于运输。

“路面结构也比较特殊,由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基层、路面级配陶粒透水过滤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层组成,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含纳米二氧化硅彩色涂料层、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面层、滞水层、夯实素土层。”朱金春表示,由于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属于大孔混凝土,须采用插捣成型或碾压成型,保证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项研究有不少亮点,首先是采用再生骨料制成的各结构层,可达到节省自然资源的目的,使废弃物能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美化环境。其次就是能够适应不同降雨量的要求,优先考虑将雨水分路面和路沿石两个途径汇入透水盲沟,再通过纵向导水管流至集水井,这样能够保证路基土不致遭受大量积水浸泡而软化失效,提高了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同时为路面雨水收集再利用提供方便。”他解释,在透水过滤层和透水盲沟中选择陶粒来填充,透水性高,强度达标,稳定性好。最重要的是由于陶粒具备微孔结构,对雨水具有极强的过滤作用。陶粒本身一般也是由废弃物制成,将废弃物循环利用,可以解决当今日趋紧张的资源问题和污染问题。

有何亮点?

表面涂层除臭除味净化空气

记者了解到,朱金春参与的“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共拿到了三项国家专利,其中两个名称分别为“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路沿的透水道路结构”,还有一个名称为“一种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是指我们在以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为路沿石原型,在其正表面喷涂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层,这样的好处有很多。”朱金春解释,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二氧化钛激活并生成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游离基,能产生很强的光氧化及还原能力,可净化空气,除臭除味。除此之外,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很强的“超亲水性”,在它的表面不易形成水珠,利用其光催化作用,可以把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气,同剩余的无机物杂质一起被雨水冲刷干净,实现自我清洁的功能。

“将这样一种多功能涂料应用于再生骨料透水路沿石,一方面净化了道路周边的空气,另一方面使得路沿石表层始终光洁如新,道路边缘不再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因此,道路环境优美整洁,清新舒适。”朱金春说道。

据了解,朱金春带领的研究团队已经委托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四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权威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的创新性也通过了教育部的科技查新,下一步即将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等相关工作,推动商品化生产。这三项专利联合打造的新型透水路面,将会在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